第214章 民心与效益(2/2)
“是!林教授/林老师!”陆青屿和阿邓齐声应道。
战略方向既定,团队立刻高效运转起来。
一个月后,这份重磅的 《常见复杂先心病诊疗技术成本效益分析白皮书》(初稿) 悄然在业内小范围流传。其翔实的数据和颠覆性的结论,立刻引起了巨大轰动和讨论。许多一直苦于医疗成本高昂的医院管理者和地方医保局官员,如获至宝。
与此同时,张浩在岗巴的新培训模块大受欢迎,甚至吸引了一些非心脏外科的医院管理者前来听课。“星火”不仅输出技术,更开始输出一套全新的、基于价值和效率的医疗管理理念。
对手显然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试图卡脖子的行政手段,在“星火”主动公开透明的数据和日益壮大的支持者声音面前,开始显得苍白无力。
几天后,一个更戏剧性的消息传来:国家医保局某研究中心,正式致函“星火计划”项目组,希望就白皮书中的部分数据和方法进行深度交流,并探讨将其作为未来按病种分值付费(DIP)等相关支付方式改革的重要参考依据。
这无疑是官方层面的一个极其积极的信号!
“釜底抽薪……”苏晚晴在电话里对林默说,语气中带着一丝快意,“你这步棋,直接动摇了他们的根基。他们现在恐怕不只是着急,而是恐慌了。”
林默站在“峡谷中心”的露台上,看着脚下奔腾的怒江。江水遇礁石则分流,但终将汇合,奔流入海。
“这只是开始。”他平静地说,“当潮水改变方向时,最先被淹没的,就是那些固执地站在旧岸线上的人。”
他手中的“尺子”,已经亮出。接下来,就是要用这把尺,去重新丈量整个行业的价值与未来。而他知道,这把尺的刻度,叫做“民心”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