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神级外科:从边境医生开始 > 第56章 破晓时分

第56章 破晓时分(2/2)

目录

“忘恩负义!简直是我们病友群的耻辱!”

这些言论,通过各种渠道或多或少地传到了李建国耳中。他本就承受着巨大的经济压力和内心的撕扯,如今又背上了“耽误其他病人希望”的沉重道德枷锁,几乎被压垮。他变得更加沉默寡言,在母亲面前强颜欢笑,背地里却痛苦不堪。那个“志愿者”的蛊惑和病友群体的谴责,像两把锯子,反复切割着他的神经。他开始后悔,后悔当初是不是不该签那个字,甚至萌生出一种“如果当初不做手术,或许就不会面临现在这种里外不是人的境地”的极端念头。他的摇摆和痛苦,达到了顶点。

就在这时,本地电视台的民生栏目记者,因网络热议前来调查。他们找到医务科后,又试图接触患者家属,来到了周大娘的病房。

面对镜头和记者引导性的提问,内心正处于风暴中心的李建国,情绪彻底崩溃了。他没有像预期那样控诉,而是双手抱头,蹲在地上,像个孩子一样嚎啕大哭:

“你们别问了!都是我不好!是我没本事!没钱给我妈治病!林医生是好人,是大恩人!是我签的字!可这往后的钱……我怎么办啊……那些人骂我……我……”他语无伦次,涕泪横流,将这段日子所有的压力、愧疚、委屈和绝望,毫无保留地宣泄出来。

这失控的一幕,虽然与他最初被煽动的方向不同,却以一种更真实、更残酷的方式,将高额医疗费用给普通家庭带来的巨大压力和人性挣扎,血淋淋地展现在镜头前。

记者敏锐地捕捉到了这复杂的人性悲剧。随后,节目以《救命之后:天价医疗费下的家庭困境与人性拷问》为题播出,没有简单站队,既呈现了李建国的崩溃和家庭困境,也通过医院方面和林默(拒绝出镜,由张浩转达“尽力救治每一位患者”的态度)的回应,客观反映了医疗创新、高昂成本与患者承受能力之间的现实矛盾。

节目引发了广泛的社会讨论,同情、质疑、反思皆有之,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对林默个人的直接攻击,将焦点引向了更深的医疗社会问题。

两天后,杂交手术器械招标的评标会议举行。

康拓报出低价,志在必得。瑞泰(Schid)报价高出近40%。按照规则,康拓优势巨大。

王副院长志得意满。

关键时刻,周老教授再次发言。他没有攻击规则,而是沉声道:“康拓的产品,技术参数堪堪过线。瑞泰的Schid,多项核心参数显着优于标准,尤其是长期稳定性和生物相容性数据。我们选器械,不是做一锤子买卖,要考虑它未来五年、十年在病人体内的表现。”

他环视众人,最后目光落在王副院长身上,语气沉重:“老王,价格重要,但有些东西,比钱更重。选择一款‘刚刚达标’的产品去做我们最好的技术,万一出了问题,我们这些人,晚上睡得着觉吗?这个责任,不是规则能完全承担的。”

“责任”二字,如同重锤,敲在每个评委心上。价格规则的陷阱仍在,但周老的话引发了对远期风险和伦理的深刻忧虑。

评标委员会出现严重分歧,最终未能当场决出中标者,决定延期再议。

林默和他的小组,顶住了资格审核的压力,经历了舆论的洗礼和人性矛盾的冲击,最终将这场较量拖入了更具深度的博弈层面。技术的价值、患者的远期安全与眼前的成本效益,需要进行更艰难的权衡。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