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暗标(2/2)
果然,几天后,当医务科将一份《杂交手术专用器械招标需求征求意见稿》下发到小组时,林默一眼就看出了其中的猫腻。
这份意见稿,表面上完全采纳了他提出的超高技术参数,甚至在某些次要指标上还有所加码,显得无比“严谨”。然而,在关键的“评审办法”一栏中,却埋藏着致命的陷阱:
“技术分占比40%,价格分占比60%。”
“技术参数全部满足为基础准入条件,不设优劣分档。”
“最终得分由技术分与价格分加权计算,得分最高者中标。”
这规则极其阴险!它意味着,只要投标产品勉强达到林默设定的超高参数(作为准入门槛),就能拿到全部40%的技术分。而剩下的60%,完全由价格决定。康拓完全可以拿出一款刚刚卡着底线达标的产品,然后凭借其巨大的成本优势和可能的不正当竞争手段,报出一个极低的价格,从而在总分上碾压那些虽然性能更优异但价格更高的品牌。
这是一种典型的“劣币驱逐良币”的招标策略。王副院长和康拓的目的,不是要证明康拓的产品更好,而是要利用规则,让更好的产品“合理”地出局。
张浩和小组其他成员看到这份意见稿, 起初还觉得院里终于尊重了他们的技术标准,但经林默一点拨,顿时冷汗直冒。
“太卑鄙了!这不是明摆着给康拓量身定做吗?”一个年轻医生愤慨道。
张浩脸色发白,看向林默:“林老师,这……我们怎么办?如果按这个规则,我们根本阻止不了康拓中标!”
林默看着那份充满陷阱的意见稿,眼神冰冷。对方的反击,果然精准而老辣,直接绕开了技术争论,将他拖入了他并不熟悉的规则游戏战场。
硬碰硬地要求修改评审办法?王副院长完全可以以“公平公正”、“防止技术壁垒”等理由拒绝。
难道就只能眼睁睁看着康拓用这种手段得逞?
林默的大脑飞速运转,【苍生医典】提供的不仅仅是医学知识,还有严谨的逻辑思维。他意识到,破局的关键,或许不在于正面否定这个规则,而在于……在这个规则内部,找到反击的支点。
“意见稿不是最终版,还有征求意见的环节。”林默缓缓开口,目光扫过小组众人,“我们不需要去吵着修改价格分占比,那样正中他们下怀。我们要做的,是让‘技术参数全部满足’这个准入条件,变得不那么容易达到。”
他指向意见稿中列举的数十项参数:“把这些参数,尤其是核心参数的评价标准,进一步细化、量化。不是简单写‘击发力均匀’,而是要明确‘击发力峰值与谷值偏差不超过±3%’,并且要求供应商提供由国家认可检测机构出具的、针对投标产品批次的详细检测报告。不是‘组织相容性好’,而是要明确‘细胞毒性、致敏、刺激反应均需达到ISo 相关标准的最优等级’……”
他的思路清晰起来:提高准入门槛的实际“硬度”,增加虚假应标或低品质产品勉强达标的难度和风险。同时,要求提供第三方权威检测报告,将技术符合性的举证责任和成本转移给投标方。
“另外,”林默补充道,“在商务条款里,加入严格的违约惩罚条款。特别是针对因器械本身潜在缺陷导致术中出现问题或影响患者远期效果的,要明确巨额的赔偿责任和追究机制。”
这是一场更为精细的较量。王副院长和康拓设下了规则的陷阱,而林默,则要在陷阱之内,用更苛刻的技术细节和更严密的合同条款,构筑起一道新的防线。
能否成功,取决于他们能否在有限的征求意见期内,提出足够专业、让人无法拒绝的修改意见。
小组立刻行动起来,围绕林默的思路,开始逐条细化、强化那份招标需求文件。这是一场与时间赛跑的智力博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