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暗室与微光(1/2)
dIhS危象的逆转,像一盆冰水,暂时浇熄了试图借并发症发难的火焰。IcU内的生命体征逐渐趋于平稳,虽然患者仍未脱离危险,但最凶险的一关已然闯过。那名律师在医务科人员程式化却不容逾越的应对下,悻悻离去,但谁都知道,他和他背后的人绝不会善罢甘休。
林默拖着沉重的步伐回到心胸外科值班室。连续的精神高度紧绷和体力消耗,即便是他也感到了明显的疲惫。他需要短暂的休息,哪怕只是闭眼一刻钟。
然而,值班室里却弥漫着一种不同寻常的压抑。几个住院医和实习生聚在一起,看着手机屏幕,低声议论着什么,见到林默进来,立刻噤声散开,眼神躲闪。
张浩也在其中,脸色愤懑,看到林默,立刻迎上来,想把手机藏起来。
“怎么了?”林默的声音带着沙哑。
“没……没什么,林老师,一些无聊的谣言。”张浩试图掩饰。
林默伸出手,目光平静却不容拒绝。
张浩犹豫了一下,还是把手机递了过去。
屏幕上显示的是医院内部匿名论坛的一个热帖,标题极为刺眼:
【深扒“鬼手神医”林默:是英雄还是赌徒?那些被光环掩盖的违规与风险!】*
帖子内容看似“客观”,实则处处陷阱。它详细罗列了林默自入职以来的每一次“违规”操作:急诊科的床旁手术、车祸现场的开颅、刚刚结束的门静脉手术……每一件事都被剥离了当时的紧急背景和成功结果,只突出其“违反程序”、“无授权”、“超范围执业”的一面。
发帖人“知情人士”巧妙地运用话术,暗示林默并非勇于担当,而是习惯性漠视规则、热衷个人英雄主义的“赌徒”,将患者的生命置于巨大的风险之下以博取名声。甚至隐晦地提及他“神秘的境外背景”可能存在的“问题”,引导读者进行恶意揣测。
更多的是被引导后产生的质疑和恐惧:
“原来这么多违规?想想都后怕!”
“技术好就能为所欲为吗?程序是用来保护我们的!”
“这种医生谁敢让他看病?万一出事谁负责?”
“听说他后台很硬啊,停了职都能立刻回来……”
恶意的评论像毒蛇一样缠绕着事实,不断扭曲、放大着风险,刻意忽略那些被挽救的生命。这显然是一场有组织、有预谋的舆论抹黑,精准地利用了普通医护人员对“规则”的敬畏和对“不确定性”的恐惧。
“林老师,你别看这些!都是胡说八道!”张浩急声道,“我们都知道你不是那样的!”
林默面无表情地将手机递还给张浩,脸上看不出丝毫怒意或委屈,只有一片深沉的平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