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再见仍是心上人 > 第15章 无声的裂痕

第15章 无声的裂痕(1/2)

目录

林小溪合上最后一道高数题的演算纸,指尖因为用力而微微泛白。图书馆的灯光冷白而安静,将深夜的疲惫刻在每一个伏案的身影上。她抬手揉了揉酸胀的太阳穴,视线扫过旁边垒起的厚厚一摞参考书和打印资料,心里那根紧绷的弦似乎才稍稍松弛了一毫米。

自从那天在咖啡馆,顾言琛无意间提起他那位从伦敦政经学成归国、直奔顶尖投行的好友周昀后,一种无形的焦灼便在她心底扎了根。那个她从未涉足过的、充斥着光环词汇的世界,像一面过于清晰的镜子,映照出她与顾言琛之间那条沉默存在的鸿沟。学历、家世、眼界、资源……这些词汇不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化作了沉甸甸的压力,压在她的肩头,让她几乎喘不过气。

她没有办法改变出身,也没有捷径可走。她唯一能做的,就是拼尽全力,在自己的跑道上加速奔跑。仿佛只有这样,用更多的知识武装自己,用更出色的成绩证明自己,才能在未来某一天,有资格真正与他并肩站在一起,而不是作为一个需要被庇护、需要被等待的附属品。

于是,她几乎把自己逼到了极限。专业课不再满足于理解和掌握,她开始大量阅读相关的商业期刊和前沿案例,试图追赶顾言琛的思维视野。社团活动,原本只是兴趣,现在她却主动承担起更重要的策划组织工作,希望能锻炼自己的实践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她甚至开始留意学校与海外高校的交换生项目,虽然知道家庭条件未必允许,但那个“或许有机会出去看看”的念头,本身就像一簇微弱的火苗,支撑着她。

手机在桌面上无声地震动了一下,屏幕亮起,是顾言琛发来的消息:“还在图书馆?快十一点了,我去接你。”

小溪看着那条消息,心里泛起一阵暖意,随即又被更深的疲惫和一种难以言说的愧疚覆盖。他总是这样,细心、周到,包容着她的一切。可她最近的忙碌和心不在焉,连自己都感觉到了。

她回复:“马上就好,你不用特意过来,我自己回宿舍可以的。”

消息刚发出去,电话就响了。他直接打了过来。

“位置发我,十分钟后到。”他的声音透过听筒传来,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决,还有一丝不易察觉的担忧,“林小溪,你这周有哪一天是在十二点前睡的?”

小溪语塞,小声辩解:“没有……就是快期末了,事情比较多。”

电话那头沉默了一下,然后是他无奈的叹息:“楼下等你。”

挂断电话,小溪看着暗下去的屏幕,心里五味杂陈。他察觉到了,她知道。他看着她眼下日益明显的黑眼圈,看着她偶尔在约会时走神,看着她像一只被上了发条的陀螺般疯狂旋转。他几次试图和她聊聊,都被她用“学业忙”、“社团有事”等借口搪塞了过去。

她不是不想说,而是不知道该如何说。难道要告诉他,因为你的朋友太优秀,你的世界太广阔,所以我感到自卑和焦虑,只能拼命努力才能勉强跟上你的影子吗?这样的话太软弱,也太煞风景。她不想在他面前露出那样不自信、不大方的一面。

她快速收拾好书包,将那沉甸甸的知识和心事一同背在肩上,走出了图书馆。夜风带着凉意,让她打了个寒颤。远远地,就看到顾言琛那辆熟悉的黑色轿车停在路灯下,他倚在车门边,身影在昏黄的光线下显得格外挺拔。

她小跑过去,带着歉意:“等很久了吗?”

顾言琛没说话,只是伸手接过她肩上沉甸甸的书包,另一只手自然地探向她的额头,摸了摸,又轻轻抚过她眼下的青黑,眉头微蹙:“没发烧,但脸色不好。明天不许再来图书馆了,必须早点休息。”

他的动作和语气都充满了关心,小溪心里一酸,几乎要落下泪来。她低下头,掩饰住情绪,顺从地坐进副驾驶。

车内放着舒缓的轻音乐,暖气开得很足。顾言琛没有立刻发动车子,而是侧过身,仔细地看着她:“小溪,我们谈谈。”

来了。小溪心里一紧,手指下意识地绞住了衣角,目光飘向窗外:“谈什么呀?我有点累了,想早点回去睡觉。”

“就五分钟。”他的声音很平静,却带着坚持,“你最近状态不对。告诉我,是不是遇到什么困难了?学业上的,或者……其他的?”

“真的没有。”小溪强迫自己转过头,对上他的视线,努力让笑容看起来自然,“就是压力有点大,你知道的,管理系的课程本来就不轻松,而且我还参加了那么多活动……”

“如果太累,活动可以推掉一些。”顾言琛打断她,目光锐利,仿佛能看穿她勉强的伪装,“我不需要你把自己逼得这么紧。小溪,看着我,我们之间,有什么是不能说的吗?”

他的眼神太深邃,太专注,带着一种能瓦解所有心防的力量。小溪几乎要脱口而出了,那些盘旋在心底的焦虑、不安和自我证明的急切,几乎要冲破堤坝。

但最终,她还是退缩了。强烈的自尊心和那份害怕被他看轻的恐惧,牢牢地锁住了她的喉咙。

“真的没什么。”她重复着,声音却带上了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她避开他的目光,重新看向窗外,语气带着刻意的轻松,“可能就是……快到期末了,有点考前焦虑吧。你别担心我,我自己能调整好的。”

顾言琛看着她明显回避的姿态,眼底掠过一丝失望和更深的不解。他沉默了片刻,车厢内的空气仿佛凝固了。最终,他什么也没再说,只是默默地发动了引擎。

车子平稳地驶向学校,一路无话。音乐在空气中流淌,却无法填补两人之间那首次出现的、令人窒息的沉默。小溪看着窗外飞速倒退的夜景,心里充满了无力感。她伤害了他,她知道。他关心她,她却用谎言和回避将他推开。

接下来的几天,小溪试图表现得正常一些,刻意减少了去图书馆的次数,在顾言琛来接她时,也尽量显得轻松愉快。但那份刻意,本身就成了新的裂痕。她无法真正放松下来,那份急于缩短差距的焦灼感已经刻进了骨子里,让她即使在约会时,脑子里也可能在盘旋着某个未解的商业案例,或者思考着社团活动如何能做得更出彩。

顾言琛将她的努力看在眼里,体贴地没有再追问,只是更加细心地照顾她的饮食起居,带她去吃好吃的,试图用他的方式让她放松。然而,两人之间那种无形的隔阂,却像春日河面上最后一片薄冰,看似完好,实则脆弱,只等一个不经意的契机,便会碎裂。

这个契机,在一个周末的下午到来了。

顾言琛带她去了一家新开的艺术书店,里面有舒适的咖啡阅读区。阳光透过巨大的落地窗洒进来,空气中飘着书香和咖啡香,氛围本该是轻松而惬意的。两人各自选了几本书,在靠窗的位置坐下。

小溪拿的是一本关于企业危机公关的案例集,而顾言琛选的则是一本宏观经济学的着作。他们各自安静地看了一会儿书,偶尔低声交流几句对书中内容的看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