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阎立德荐材(2/2)
不多时,身着青衫的阎立本躬身进殿,眉目间带着书卷气,却难掩沉稳。
李世民指案上图纸与铁锭,开门见山:“阎卿,你兄长荐你通绘图、懂营造,朕今擢你为将作监少监,协助阎立德掌煤钢产业绘图、营造之事。技工学校图谱、晋地高炉详图、石炭铺设计图,皆由你总领;实务中若有改良之策,可直接奏报。”
阎立本闻言一怔,随即伏地叩首:“臣谢陛下隆恩!臣定以图纸为介,融实务于笔端,既绘得精准详图,也助工坊高效施工,绝不辜负陛下信任!”
李世民笑着抬手:“起来吧。明日便到将作监任职。往后,你与你兄长同心,陈卿主技术、辅机掌全局,咱们一同把这煤钢产业、技工学校办得扎实!”
阎立德看着弟弟接过旨意,心中大石落地;陈睿也松了口气——有阎立本这位“懂实务的画匠”任少监,图纸与施工的衔接难题迎刃而解。
出了皇宫大门,午后阳光洒在青石路上,将三人的影子拉得很长。
阎立德率先停下脚步,对着陈睿拱手笑道:“小郎君今日在陛下跟前鼎力举荐,这份恩情,我兄弟二人记在心里了。若非你点出‘绘图连实务’的关键,立本这少监之职,怕是难这么顺利定下。”
阎立本也上前一步,青衫下摆随动作轻晃,语气里满是恳切:“陈大人提及‘炉温转具象’的图谱需求,正是我此前琢磨却未敢直言的方向。往后绘制技工学校的火候图,还需多向大人请教冶炼细节,才能让图纸真能帮到学徒。”
陈睿笑着摆手,目光落在阎立本身上时多了几分期许:“二位客气了。正是阎少监在绘图营造等事上的专业,是毋庸置疑的,所以我才附议!随后我会将炼焦炉与炼钢炉的图纸交给少监大人,您研究研究。”
阎立德见二人聊得投机,也笑着补充:“明日一早,我让工匠把将作监西院的绘图房腾出来,笔墨纸砚管够。陈大人若是得空,也常来看看,咱们三方多碰头,定能让高炉早一日在晋地立起来,技工学校也能早日开课。”
皇宫里。
大臣们都走得差不多了,内侍忽然来报:“陛下,太子殿下求见,言有要事启奏。”
李世民微怔,随即道:“传他进来。”
太子李承乾快步走入,一身储君朝服,神色却带着几分急切,躬身行礼后直言:“父皇,儿臣听闻煤钢共同体已立,栎阳、晋地高炉日产能渐增,石炭、铁料需运往长安、洛阳等地,可如今民间车马零散,运输效率低且成本高——儿臣想奏请成立‘大唐官营马车行’,统筹煤钢物料运输,既解产业难题,也能为东宫增益,补贴宫中用度。”
李世民闻言道:“如今你身上管着精盐司的事情,能抽出时间来管车马行吗?而且你还得兼顾学业!”
“父皇!儿臣会安排好时间,把所有事情安排好!”
李世民指尖在案上铁锭顿了顿,目光转向长孙无忌等人,似在征询意见。
长孙无忌先开口:“太子殿下所言有理。目前同官县焦炭运往栎阳,靠民间,每万斤运费需五十贯,且常因车马不足延误;若设官营马车行,统一调度车马,运费或可降至四十贯,还能保证按时送达,既利煤钢产业,朝廷也能有稳定收益,一举两得。至于时间问题,相信太子殿下自然能安排妥当。”
房玄龄也躬身附和:“陛下,太子殿下此议切中运输痛点。且车行可招募此前的樵夫、流民赶车,既解决就业,又能保证车夫可靠。”
李世民看着李承乾,眼中带着几分赞许:“你能关注煤钢产业的运输难题,还能兼顾民生与收益,心思倒是周全。准了!这马车行便由东宫牵头,隶属煤钢共同体管辖,所需车马,由将作监阎立德、阎立本兄弟负责打造;车夫招募,由户部配合筛选,务必保证可靠。”
他顿了顿,又叮嘱道:“不过要记住,车行首要目的是保障煤钢物料运输,其次才是收益。运费定要公道,不可借机盘剥;所得收益,一部分可补贴朝廷用度,另一部分需投入车行维护与扩张——朕要的是长久助力实业,而非一时之利。”
李承乾闻言大喜,躬身谢恩:“儿臣遵旨!定当按父皇教诲,管好马车行,绝不让运输拖了煤钢产业的后腿!”
李世民看着殿内众人——太子掌车行,阎氏兄弟管营造绘图,陈睿主技术教学,长孙无忌统筹全局,心中愈发踏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