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舰队雏形(2/2)
生产过程并非一帆风顺。最初几批“灯塔”水下标因为能量塑形精度不够,要么推进器效率低下,要么传感器灵敏度不足,成了次品。伊芙琳和林越不得不反复调整制造参数,利用方舟核心进行微调。制造“磐石”炮塔的能量核心时,更是因为一次微小的能量波动,导致核心过载熔毁,险些损坏了制造台的关键部件。
但在源源不断的能源支持下,他们拥有无数次试错的资本。经验在失败中积累,工艺在重复中精进。几天后,第一台完全合格的“灯塔”水下标终于下线。它通体暗色,仅有几个传感器发出微弱的蓝光,在伊芙琳为其烧录完巡航程序后,悄无声息地滑入水中,如同真正的深海生物般消失在洞穴外的黑暗中,并通过加密信号与基地主控台建立了稳定连接。
第一个成功品带来了巨大的信心。接下来的制造速度大大加快。一台又一台“灯塔”被生产出来,它们被程序设定为不同的巡逻路线,如同撒出去的哨兵,悄无声息地布控在洞穴周围数海里内的关键水道、海沟上方和热液喷口区。主控台的战术地图上,代表“灯塔”的绿色光点越来越多,将曾经漆黑一片的周边海域逐渐点亮,任何大型物体的移动都难逃它们的“眼睛”。
紧接着,“磐石”防御炮塔也开始批量生产。这些敦实的金属造物被汉克和石爪巧妙地部署在洞穴入口的岩石缝隙中和上方礁石上,炮口幽深,能量指示器闪烁着待机的微光。它们与“灯塔”侦察网络联动,一旦发现未经识别的威胁进入警戒区,便会自动激活,发出警告并进入战斗状态。
短短十几天,洞穴基地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曾经只有孤零零一艘潜水舱的避难所,如今被一个初具规模的自动化防御侦察网络所拱卫。虽然这支“舰队”还非常稚嫩,无法与任何正规军事力量抗衡,但它意味着主动权!意味着他们不再是只能被动逃跑的猎物,而是拥有了预警、周旋甚至进行有限反击能力的“地头蛇”。
站在主控台前,看着屏幕上那些代表己方力量的绿色光点,感受着洞穴入口处那些沉默但可靠的炮塔,林越心中充满了成就感。这只是开始,但却是从求生到经营的关键一步。他们终于在这片危机四伏的深海中,打下了一根坚实的楔子。
(直播视角收尾)
直播画面切换到战术地图,上面布满了绿色的侦察点线和代表防御塔的坚固图标。弹幕一片欢腾:
【地图全亮!安全感爆棚!】
【终于不是裸奔了!有眼有炮了!】
【种田攀科技树就是爽!】
【期待后续发展!造巡洋舰!造机甲!】
【主播团队牛逼!海底基地初具规模!】
拥有了眼睛和拳头,接下来的路,该如何走?是继续深挖洞、广积粮,还是主动出击,去探寻那威胁着整个星球的“深渊汲取”行动的真相?一个新的选择,摆在了林越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