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抗战:从湘江到上甘岭 > 第395章 光复后的平静

第395章 光复后的平静(1/2)

目录

济南的深秋带着宁静,光复后的山东军区指挥部里少了前些日子的紧迫感,却多了几分沉静。

张百川、谢福治、陈榘等人再次聚在一起,议题转向了更为长远的根基。

陈榘将一份厚厚的文件递给张百川:“司令员,鲁中兵工厂那边,李师傅和霍夫曼送来了最新的报告。咱们自产的子弹、手榴弹,还有迫击炮弹,产量和质量都稳定了,基本能满足部队日常和中等规模战斗的消耗。霍夫曼主导的新型步兵炮和穿甲弹效果很好,前线部队反应不错。”

张百川接过报告直接问道:“大口径的重炮呢?我之前提过的,能远程压制、攻坚拔寨的那种,有没有眉目?”

谢福治接口道:“霍夫曼和李师傅正在攻关,原理上问题不大,主要是材料和工艺。需要更好的特种钢材,更大的锻压和加工设备。霍夫曼说,如果能解决大型炮管镗床和优质炮钢,他有把握在一年内拿出样品。”

张百川带着坚定“一年?告诉李师傅和霍夫曼,军区会尽全力支持他们,需要什么设备,让薛桥和曾大山同志想办法,通过青岛的约翰逊,不惜代价去搞,需要什么人才,在全军区,甚至可以向延安求助,搜罗,我们未来要打的,可能不再是山地游击,也不是一般的城市攻坚,我们要有能力敲开最坚硬的乌龟壳,重炮,必须搞出来,”

谢福治点头:“我同意。军工是根基,必须走在前面。不过,光有好的武器还不行,还得有会用、能用好这些武器的人。”

肖桦立刻接过话头:“这正是我要说的。抗大山东分校第二期招生准备已经就绪了。按照司令员之前的指示,这次要求所有营长及以上军事干部,分期分批,全部回炉深造,一个都不能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