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7章 反制手段(2/2)
在鲁中第二旅的驻训地,旅长钟伟的嗓门更大:“都给我打起精神,鬼子不是想跟我们玩快的吗?咱们就跟他比比谁更滑溜,各营连以班排为单位,加强野外生存和机动训练,地图要看熟,哪个山包有几条路,哪个村子有几口井,都要门清,碰到鬼子追,别慌,把他往咱们的‘硬钉子’附近引,”
副旅长王山笑道:“老钟,咱们旅是预备队,‘硬钉子’多的是,”
钟伟一挥手:“对,告诉各团,掌握好机动兵力,哪个连队把鬼子引过来了,附近的部队要主动接应,瞅准机会,狠狠揍他狗日的,咱们二旅装备好,不能光挨打不还手,但要记住司令员的嘱咐,不打无把握之仗,咬一口就得迅速脱离,”
新的战术很快在实战中得到了检验。
几天后,在沂蒙山北麓,第一旅的一个工作队在一个村庄宣传时,被一支五十多人的鬼子骑兵快速队盯上。工作队长没有慌乱,一边组织群众转移,一边带领战士们向附近一个叫做“小迷沟”的复杂山地撤退。
鬼子骑兵仗着速度紧追不舍。工作队长按照预案,派出了“反追击小组”占据侧翼高地,用精准的冷枪和偶尔的机枪点射,不断骚扰鬼子,延缓其速度。同时,工作队主力利用对地形的熟悉,在沟壑间穿梭,始终与鬼子保持着若即若离的距离。
鬼子队长被激怒了,不顾地形复杂,命令部队下马徒步追击,结果被引入了“小迷沟”深处。早已接到消息赶来的第一旅一个精锐排,在沟口设下了埋伏。当疲惫不堪的鬼子追兵进入伏击圈时,迎头遭到了密集的火力打击,死伤十余人,仓皇撤退。工作队和群众安然无恙。
同样,在津浦线附近,第五旅的一个破袭小组在炸毁一段铁轨后,被一支乘坐卡车和摩托车的鬼子快速队追击。破袭小组不往山里跑,反而沿着公路附近的村落 zigzag 机动,利用村庄、树林和青纱帐作掩护。附近的民兵按照约定,在鬼子必经之路上埋设了简易地雷,虽然没炸到卡车,但成功阻滞了鬼子的速度。第五旅的一支机动分队闻讯赶来,从侧翼一个突袭,打掉了鬼子两辆摩托车,缴获了一挺轻机枪,鬼子见势不妙,只好放弃追击。
这些成功的战例被迅速汇总到军区指挥部。
陈榘拿着新的战报,脸上露出了笑容:“司令员,政委,看来我们的新办法起作用了。这半个月,各部队上报与鬼子快速讨伐队接触三十余次,我方伤亡明显下降,反而利用反击和伏击,消灭了鬼子七百多人,打掉了他们的嚣张气焰。群众情绪也稳定了,都说咱们八路军有办法。”
黎昱欣慰地点点头:“这就好,部队在实战中得到了锻炼,战术更加灵活,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也提高了。”
肖桦兴奋地说:“这就是淬火啊,经过鬼子这些‘快速讨伐队’的捶打,咱们撒出去的这些种子,不仅没被除掉,反而更坚韧、更机灵了,”
张百川仔细看着战报,特别是那几个成功反制的案例,点了点头:“嗯,有点样子了,告诉各旅,继续总结经验,特别是如何更好地利用民兵和群众条件,要把鬼子这些快速部队,变成我们练兵的‘磨刀石’,”
他语气转为严肃:“不过,土桥一次吃了亏,肯定不会就此罢休。他可能会调整战术,或者投入更多的兵力。我们不能掉以轻心。告诉部队,提高警惕,准备迎接更复杂的斗争。”
果然,没过多久,新的情报传来。
陈榘拿着电报找到张百川和黎昱:“司令员,政委,内线消息,土桥一次对前阶段‘快速讨伐’的效果很不满意,认为损失大于战果。他正在策划一次新的、规模更大的扫荡,目标可能直指我们鲁中核心区,企图寻找我军主力决战。”
黎昱看向张百川:“老张,看来土桥一次是沉不住气了。”
张百川走到地图前,看着鲁中那片被红色标记的区域:“想找我们主力决战?好啊,那就看他有没有这个本事,找到我们真正的‘主力’在哪里了。”
他转过身,对陈榘和肖桦说道:“通知各旅,暂停大规模分散活动,部队向预定区域秘密集结,保持战备状态。同时,命令地方武装和民兵,加强袭扰和情报侦察。我们要看看,土桥一次这次,到底想玩什么花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