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抗战:从湘江到上甘岭 > 第178章 磨刀霍霍向晋中

第178章 磨刀霍霍向晋中(2/2)

目录

“许旅长,村落战是晋中平原的必修课,你们抓得很准。”罗政委点评道。

许达汇报:“政委,我们要求每个连队都要熟悉几种典型的村落布局,研究怎么打进去,怎么守得住。”

与此同时三岔沟兵工厂,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扩建高潮,张百川特意带着萧参谋长和老耿来视察,新开辟的窑洞连着窑洞,从榆次、阳泉缴获的车床设备被安装起来,工人们忙得脚不沾地。

兵工厂的负责人是老赵:“司令员,参谋长,你们看,”老赵兴奋地指着一排新窑洞:“这是新扩建的子弹复装车间,一天能复装步枪弹五千发,那边是手榴弹组装车间,木柄手榴弹日产能达到三百颗,我们还试着用缴获的铜壳造迫击炮弹,虽然产量低,但总算能自己造点了,”

张百川拿起一颗刚复装好的子弹,仔细看了看:“老赵,干得漂亮,质量一定要把关,不能出现哑火、炸膛,”

“您放心,每批子弹都抽样试射,严格检查,”老赵保证道。

萧参谋长更关心原料:“铜料、火药、铁料,供应跟得上吗?”

老赵叹了口气:“这正是最难的地方,主要是靠缴获和从敌占区偷偷购买,渠道不稳定,我们正在想办法收集弹壳。”

张百川对老耿说:“老耿,你们特务营和敌工部要配合,想办法打通几条稳定的物资采购线,特别是造火药用的原料,花多大代价也要搞进来,”

“是,司令员,我们已经有几个目标了,正在接触。”老耿立正回答。

看着眼前热火朝天的景象,张百川对萧参谋长说:“参谋长,咱们这支队伍,兵工厂就是磨刀石。刀快不快,能不能砍断鬼子的脖子,就看这磨刀石硬不硬了,”

高级军官培训班的课程也更加深入,张百川不再仅仅讲战例,开始系统讲解兵力调配、火力配置、预备队使用等团旅级指挥要领。他尤其强调机动和情报的重要性。

“在晋中平原,我们缺少山区掩护,鬼子的汽车、骑兵速度快。我们的优势是什么?是灵活,是老百姓的支持,要把侦察兵放出去五十里、一百里,要把敌人的动向摸得一清二楚,要善于利用村落、河沟,跟鬼子捉迷藏,找准机会就咬他一口,咬完就走,”台下,旅、团长们听得津津有味,不时提问讨论。

罗政委则主讲如何在新区域发动群众,建立隐蔽的游击区和情报网:“进入晋中,人生地不熟,光靠部队硬打不行,要派精干的武工队先渗透进去,和当地党组织取得联系,把基础工作做在前面。”

整个晋中军区,从上到下,都沉浸在一种紧张有序的备战氛围中。白天,训练场上杀声震天;夜晚,学习讨论灯火通明。战士们技战术水平肉眼可见地提升。兵工厂的机器日夜轰鸣,为这支日益强大的军队输送着枪支弹药。

这天,张百川、罗政委、萧参谋长再次聚在司令部,萧参谋长汇报:“司令员,政委,各旅训练考核初步结果出来了,及格率超过八成,优秀率也有三成,比一个月前强了不止一点。”

罗政委满意地点点头:“战士们士气很高,求战心切。”

张百川看着地图:“刀磨得差不多了,是该找个机会试试锋芒了。政委,参谋长,梅津那个老鬼子不会让我们安心练兵太久的。”

此时机要参谋急匆匆送来一份电报,张百川接过一看,递给罗政委和萧参谋长。

电报是前沿侦察部队和地下交通站同时发来的紧急情报:鬼子驻太原第一军司令部有异常调动,多个大队级的鬼子部队正悄悄向同蒲路榆次至太谷段集结,同时,有迹象表明,鬼子从正太路方向抽调部分兵力北上,意图不明,疑似针对我晋中军区而来。

张百川砸在地图上榆次和太谷的位置,对罗政委和萧参谋长斩钉截铁地说:“来得正好,正愁没地方检验练兵成果,参谋长,命令前沿部队严密监视,各旅主官立即到司令部开会,咱们好好给梅津准备一份‘见面礼’,”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