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抗战:从湘江到上甘岭 > 第165章 晋西北的根基

第165章 晋西北的根基(1/2)

目录

“差不多了。”张百川把手里最后一份伤亡统计和缴获清单放在桌上,声音里是一种尘埃落定的沉稳:“香月清司这把火,在老虎口,算是被咱们一盆冷水浇灭了头。”

关政委拿起清单,仔细看着:“毙伤鬼子两千七百余,俘获三十余,缴获步枪五百支,轻机枪二十挺,重机枪八挺,迫击炮六门,弹药无算”那几行字上顿了顿,长长舒了口气:“这一仗,打出了咱们的威风,也打疼了鬼子,更重要的是,咱们根据地的民心,更稳了。”

萧参谋长端着搪瓷缸子喝了一大口水,抹了把嘴:“代价也不小。各部队累计伤亡接近两千,特别是几个主力团,伤了些筋骨。需要时间好好缓一缓。”

“骨头伤了,就接起来,长得更结实,”张百川站起身,走到挂着地图的前,目光扫过那片被他们用鲜血和生命守卫的山川:“鬼子收缩了,短时间内不敢再大规模进犯,这对咱们来说,是天赐的休整和发展时机,接下来,咱们的工作重心要变一变了。”

他转过身,看着关政委和萧参谋长:“第一,部队要大规模整训。不能光是恢复编制,更要利用这段时间,把这次反扫荡的经验教训好好总结消化,新兵怎么快速形成战斗力?步炮怎么更好协同?打阻击怎么减少伤亡?这些问题,各旅各团都要拿出章程来,开展大练兵,”

“我同意。”关政委接口道:“政治整训也要同步进行,表彰英雄,总结经验,更要巩固‘我们是人民军队’的思想,这次反扫荡,老百姓帮了我们天大的忙,这鱼水情,一刻也不能忘。”

“第二,”张百川的手指重点敲了敲地图上三岔沟的位置:“兵工厂的建设,要摆在最优先的位置,参谋长,你亲自盯一下,需要什么原料,缺什么设备,想办法解决,告诉老赵,现在时间相对宽松,让他放手去干,不仅要能复装子弹,造手榴弹,还要想办法修复那几门缴获的山炮,甚至摸索着造点迫击炮弹,咱们的枪炮不能总是靠缴获,”

萧参谋长重重点头:“明白,我明天就去三岔沟,跟老赵一起捋一捋,原料方面,咱们根据地内还有一些矿藏可以想办法,也可以通过地下渠道从敌占区搞一些。”

“第三,”张百川看向关政委:“根据地建设要全面恢复和加强。春耕生产不能耽误,被鬼子破坏的村庄要帮助群众重建,基层政权要更加巩固。咱们八路军,既是战斗队,也是工作队。只有根据地坚实了,咱们这支队伍才有根,才不怕风吹浪打,”

三人就在这指挥部里,你一言我一语,将战后休整、建设和发展的蓝图清晰地勾勒出来。没有过多的激昂口号,只有务实的安排和责任。

命令迅速传达下去,持续了数月紧张战斗的晋西北根据地一夜之间转换了节奏,在各部队驻地,操练场上杀声震天。老兵带着新兵,一遍遍练习刺杀、投弹、战术配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