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摊牌了,我是藩王,也是军火商 > 第22章 宣府闻惊雷,账房见鬼神

第22章 宣府闻惊雷,账房见鬼神(2/2)

目录

与此同时,代王府内,烛火通明。

朱衡坐在书桌前,面前堆满了账房送来的账簿。福伯和方应物恭敬地侍立一旁,大气也不敢出。

“王爷,这些都是府里近十年的收支明细。”福伯小心翼翼地指着一本厚厚的账簿,“小的已经把所有能省的地方都省了,可……可还是入不敷出啊。”

朱衡没有说话,只是默默地翻阅着。他先是从头到尾大致浏览了一遍,眉头越皱越紧。

代王府的财政状况,比他想象的还要糟糕。历代代王,似乎都对理财没什么概念,或者说,他们根本就不需要太精细地打理。朝廷每年拨付的俸禄和禄米,虽然不算多,但也足以维持一个藩王府邸的日常开销。然而,自他这一代开始,情况却急转直下。

“这笔开销是什么?”朱衡指着账簿上的一行记录,头也不抬地问道,“每年固定拨付给‘广陵会’的银两?”

福伯闻言,脸上的苦色更甚:“回王爷,这是老王爷在世时,为了笼络一些地方士绅和商贾,成立的一个类似商会的组织。每年都会拨付一笔银子,说是用于‘振兴地方经济’,实则……实则大半都落入了那些士绅的口袋。他们以此为名,在地方上巧取豪夺,还美其名曰是‘代王府的支持’。”

朱衡的眼中闪过一丝寒意。他早就听闻一些藩王府邸与地方势力勾结,但没想到竟然如此明目张胆。这哪里是“振兴经济”,分明是“养肥硕鼠”!

“这笔钱,从下个月开始,全部停掉!”朱衡的声音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福伯吓了一跳:“王爷,这……这怕是会引起那些士绅的不满啊!他们平日里便仗着与王府的关系,在宣府城里横行霸道。若是断了他们的财路,怕是会生出事端。”

“事端?”朱衡冷笑一声,“他们敢生事端,本王就敢让他们知道,什么叫做真正的‘事端’!一群吸血的蛀虫,也敢在代王府的头上作威作福?传令下去,广陵会即日起解散!所有与广陵会相关的账目,全部查封,本王要亲自过目!”

福伯和方应物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震惊。这位年轻的王爷,行事真是雷厉风行,不留余地。

朱衡继续翻阅账簿,又指着另一笔开销:“这‘府库修缮’,每年都要花这么多银子?本王看这府库,修缮得倒是金碧辉煌,可里面的银子,却是一日不如一日。”

福伯叹了口气:“王爷明鉴,这‘府库修缮’,其实是府里一些管事用来中饱私囊的借口。他们虚报工程,夸大费用,小的也曾几次想整治,奈何……奈何他们盘根错节,关系复杂,小的也无能为力。”

朱衡放下账簿,目光落在福伯脸上:“福伯,你跟着本王多年,忠心耿耿,本王自是信你。但如今府库空虚,已是燃眉之急。这些蛀虫,不除不行。”

他沉思片刻,随即眼中闪过一道精光:“福伯,你立刻着手,将府内所有管事,尤其是负责采买、修缮、库房等事务的,全部给我查一遍!查出问题的,一个不留,全部送去矿场劳作!至于他们的空缺,就从铁卫营里挑选忠诚可靠的退役老兵补上!”

福伯闻言,心中一凛。王爷这是要大刀阔斧地进行府内改革啊!用铁卫营的人来管理府务,这无疑是釜底抽薪,彻底切断了那些管事与外部势力的勾结。

“是,王爷!小的这就去办!”福伯精神一振,立刻领命而去。

方应物在一旁听得心潮澎湃。他知道,朱衡这是在为将来的大发展,清除内部障碍。一个腐朽的王府,是不可能支撑起宏伟的军工产业的。

朱衡又拿起一本账簿,上面记录的是代王府名下的田产、商铺以及各种杂项收入。他仔细翻阅着,眉头再次紧锁。

“王爷,这些田产和商铺,大多都是历代王爷赏赐给亲信下人的,每年能收上来的租子,其实不多。”方应物解释道,“而且,许多地契和房契都存在重叠和模糊之处,导致收租困难。”

朱衡冷哼一声:“荒唐!身为藩王,连自己的产业都管理不好,还谈何治理一方?”

他指着账簿上的一行小字:“这‘宣府盐引’是怎么回事?每年都亏损?”

福伯去后,方应物接替了回答:“回王爷,这宣府盐引,是朝廷每年拨付给代王府的特权,可以在宣府地区贩卖一定数量的官盐。原本是笔大买卖,可……可如今宣府的盐引,大半都掌握在几家盐商手中,他们相互勾结,压低从王府这里拿盐的价格,再高价卖出。王府不仅赚不到钱,反而每年还要为盐的运输、仓储等支出一笔不小的费用,所以账面上看起来是亏损的。”

朱衡的眼睛亮了。盐引!这可是个暴利行业!

他立刻想到了前世那些关于盐商富可敌国的传说。盐铁专营,自古以来就是朝廷掌握的命脉。如今这盐引竟然被几家盐商给把持了,还把代王府搞得亏损?

“这些盐商,都是些什么来头?”朱衡问道,声音中已经带上了一丝危险的意味。

“回王爷,主要有三家,分别是李家、张家和王家。他们世代经营盐业,根基深厚,而且与宣府的守备、布政使等官员都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方应物详细汇报。

朱衡放下账簿,身体微微前倾,目光锐利如刀:“方先生,你立刻去给我查清楚,这三家盐商的底细!他们每年到底通过盐引赚了多少钱,与哪些官员有勾结,以及……他们是如何将代王府的盐引变成自己的摇钱树的!”

方应物心中一震,立刻意识到王爷这是要对盐商动手了!这可比整治府内管事,要艰难百倍。这些盐商在宣府地区经营多年,势力庞大,盘根错节。

“王爷,这……这恐怕会牵扯甚广,甚至会引起宣府官场的震动。”方应物提醒道。

“震动?”朱衡嘴角勾起一丝冷笑,“本王要的,就是震动!不震动,这些蛀虫如何能露出原形?三万两白银,焦炉之资,就在这盐引之上!”

他站起身,走到窗边,推开窗户。夜风带着寒意扑面而来,却无法冷却他眼中炽热的火焰。

“方先生,你去准备一下,明日一早,本王要亲自去一趟宣府城内的几处商铺和作坊。我要看看,除了盐引,还有没有其他被埋没的财源!”

“是,王爷!”方应物兴奋地应道。他知道,王爷这是要彻底清查府内的所有产业,将那些被侵吞的利益,重新夺回王府手中。

朱衡的目光再次落到桌上的焦炉图纸上。三万两白银,虽然是天文数字,但在他眼中,已经不再是遥不可及。高进的“求购”只是开始,而清理府内积弊,掌控盐引,才是真正的开源之道。

他深知,要在这乱世中站稳脚跟,光有神机铳还不够,必须要有源源不断的资金支持。而这些被贪墨的钱财,就是他最好的启动资金。

一场针对宣府地方势力的无声战争,已经悄然打响。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