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山雨欲来风满楼(2/2)
发文的,是山西巡抚衙门。
公文写得花团锦簇,文采斐然。先是盛赞了代王殿下心怀仁德,不忘民生疾苦,听闻代王府正在研制新式农具,以利晋北垦殖,巡抚大人深感欣慰,不胜赞叹。又说春耕在即,为嘉奖代王义举,并勘验农具之实效,以便在全省推广,巡抚林瑞峰大人,将于三日后,亲至西山,巡察代王府所设之“利民工坊”。
福伯拿着那份措辞客气得近乎谄媚的公文,手却抖得比之前接到高进密信时还要厉害。
“王爷……来了……他们真的来了!”福伯的声音都变了调,“什么……什么查验农具,这……这就是抄家灭门的檄文啊!”
他几乎可以想象,那位巡抚大人带着大队官兵,将西山围个水泄不通,然后冲进工坊,搜出那些“大逆不道”的神机铳,铁证如山……
他不敢再想下去。
朱衡接过公文,仔细看了两遍,脸上却露出一丝古怪的笑意。
“查验农具?这位林巡抚,倒是个会起名字的雅人。”他将公文随手放在桌上,抬头看着面如死灰的福伯。
“福伯,你怕什么?”
“老奴……老奴怕王爷您……您的一世英名,毁于一旦啊!”福伯带着哭腔。
“怕?”朱衡站起身,走到窗边,看着远处西山矿场升起的滚滚浓烟,那烟在夕阳下,像是燃烧的狼烟。“本王等他们,已经等了很久了。”
他的嘴角,勾起一抹让人捉摸不透的弧度。
“传令下去,让工坊那边准备一下,迎接巡抚大人的‘检阅’。”
“准备?怎么准备啊王爷?”福伯都快急疯了。
“当然是……把我们最新研制的‘农具’,拿出来给抚台大人开开眼界了。”朱衡慢悠悠地说道,“另外,告诉张猛,让他挑二十个最精干的铁卫,换上工匠的衣服,在工坊里候着。记住,要最精干的。”
福伯彻底蒙了。
王爷这是疯了吗?不但不藏,还要把最精锐的士兵摆在工坊里?这是生怕人家抓不到把柄?
看着朱衡那平静如水的侧脸,福伯心里涌起一股巨大的荒谬感和无力感。他觉得自己像是坐在一艘即将冲向瀑布的小船上,而船夫,非但不减速,反而还在奋力划桨,甚至……还在哼着歌。
他不知道,朱衡等待的,就是这个机会。
东厂番子是暗箭,来无影去无踪,最是难防。但山西巡抚林瑞峰,却是明枪。他代表着朝廷的法度,一举一动都要讲规矩,摆在明面上。只要应付好这杆明枪,就能暂时赢得宝贵的时间。
更重要的是,朱衡需要一个观众,一个分量足够重的观众,来欣赏他精心准备的一场大戏。
山西巡抚,这个观众的分量,刚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