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来自深空的回响(1/2)
当719厂在地面与近地空间层面,围绕着“铁流”与“数据洪流”埋头苦干,积极备战时,一场源自更遥远深空的变革,正以一种超越物理边界的方式,将它的影响力投射到地球的每一个战略决策中心,也包括陈北玄的案头。
一份标注着“绝密·寰宇”的紧急评估报告,由林雪亲自送达。报告的内容,让即便是早已习惯应对各种挑战的陈北玄,也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凝重。
评估对象:某超级大国主导的,“星盾”计划下的“上帝之杖”天基动能武器系统原型,已完成首次轨道部署与概念验证试验。
报告附有一段经过多重技术处理、极为模糊的卫星监测视频。在漆黑的太空背景上,一个细长的物体从低轨道平台分离,以极高的速度坠向地球……最终落入南太平洋某片预先划定的、空无一物的公海区域。没有爆炸,只有监测仪器记录到的、堪比小型战术核武器的巨大动能释放所激起的地震波和海啸涟漪。
“上帝之杖……”陈北玄低声重复着这个充满宗教压迫感的名字,眉头紧锁。这不再是“星链”那种侧重于信息获取与传输的“网”,而是真正高悬于顶、随时可以降下毁灭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其原理虽不新鲜——利用轨道动能撞击,不产生核辐射,却拥有近乎战略级别的威慑力——但将其工程化并成功部署,意味着对手在太空军事化领域,迈出了极具威胁性的一步。
“根据我们的分析,”林雪指着报告上的轨道参数和撞击数据,“‘上帝之杖’的威胁,在于其近乎无法拦截的俯冲速度和全球快速打击能力。它可以从任何轨道位置发起攻击,预警时间极短。我们现有的任何地面反导系统,在其末端攻击阶段,拦截窗口都近乎于零。”
陈北玄沉默着。他意识到,战场的高度,再次被提升了。从地面的装甲对抗,到近地的电磁频谱争夺,如今,战火已然烧向了近地轨道乃至更深远的太空。“后羿-火种”系统能抵御来自地面的“灰烬”,但面对这种来自数百公里高空的、携带着巨大动能的“天罚”,现有的防御理念几乎完全失效。
“这不仅仅是军事威胁,”陈北玄缓缓开口,目光深邃,“这是一种战略姿态的宣示。他们试图告诉我们,未来的战场规则,由他们来定义。他们掌握着‘天花板’。”
压力,如同冰冷的宇宙深空,无声无息地弥漫在办公室内。
然而,陈北玄的眼中,在最初的凝重之后,并未出现绝望或退缩,反而燃起了一种更加深沉、更加炽烈的火焰。那是一种被逼到绝境后,反而激发出无限斗志的光芒。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