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意外的访客(下)(1/2)
彼得洛夫带着“金刚石-安泰”方面调整后的合作意向再次到访,这一次,他的姿态明显放低,少了几分之前的试探与优越感,多了几分务实,甚至隐约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急切。
会谈依旧在保密会议室进行。彼得洛夫先是照例寒暄,对719厂在“某些领域”取得的“显着进展”表示祝贺,随后便将话题引向了新的方向。
“陈总,赵工,”彼得洛夫身体微微前倾,语气诚恳,“我们双方都清楚,当今世界,尖端技术的研发投入越来越高,风险越来越大。闭门造车并非最优解。我们‘金刚石-安泰’经过慎重考虑,认为我们在某些领域拥有很强的互补性。”
他提出了一份修订后的合作草案,核心不再是寻求“后羿”或“火种”的核心技术共享,而是转向了两个相对外围,但同样关键的领域:
1. 极端环境测试数据深度共享:俄方愿意提供更大量、更详细的,包括超低温、高辐射、复杂电磁环境下的材料及部件测试数据,甚至包括部分失败案例的详细分析。作为交换,他们希望获得719厂在“特定气候条件下(如高原、湿热)装备可靠性加速试验方法”方面的经验。
2. 重型平台动力传动系统联合预研:俄方承认其在下一代大功率密度电传动系统方面遇到瓶颈,希望与719厂联合组建团队,共同攻关大扭矩永磁电机、高效功率控制器等关键技术,成果共享。
这两个方向,恰好避开了719厂目前最核心的防御技术和最前沿的“灵枢”工艺,转而指向了装备全环境适应性和未来平台升级的基础。这既显示了对方的务实,也透露出他们自身面临的切实困境——他们的新一代平台,很可能受困于“心脏”(动力系统)和“体格”(全环境适应性)问题。
陈北玄与赵磊交换了一个眼神。这两个合作方向,对719厂同样具有价值。俄方在极端环境,尤其是高寒地区的测试数据是花钱也买不到的宝贵财富;而联合预研动力系统,虽然分享了自己的部分技术,但也能汲取对方在重型机械传动和系统集成方面的深厚经验,加速“麒麟”平台动力系统的迭代。
“彼得洛夫先生的提议很有建设性。”陈北玄缓缓开口,“我们可以在这两个方向上探讨合作的可能性。具体细节,可以由我们的技术团队后续深入对接。”
他没有完全答应,但打开了窗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