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钢铁雄心从南天门到星辰大海 > 第58章 未来的道路

第58章 未来的道路(2/2)

目录

“样机能用手工打造,但装备必须靠流水线生产。”陈北玄语气严肃,“我们需要立刻启动生产线的规划和建设。这涉及到几个关键环节:”

1. 供应链整合与国产化: “尤其是Sic功率器件、高性能永磁体、特种复合材料等,必须加快国产化步伐,建立稳定可靠的供应链。我们不能在关键时刻被人卡住脖子。”

2. 工艺规范与质量控制: “将我们研发阶段摸索出的工艺,固化为标准化的作业指导书和检验规范。建立从原材料入库到整车下线的全过程质量追溯体系。”

3. 人员培训与技能升级: “批量生产需要大量合格的技术工人。我们的青年技工培训计划必须扩大规模,重点转向针对‘麒麟’车族特定生产工艺的培训。”

4. 成本控制: “在保证性能和质量的前提下,千方百计降低成本。优化设计,改进工艺,提高材料利用率。昂贵的装备无法大规模列装。”

最后,他指向了 “技术演进路线图” 板块。这是最具前瞻性,也最激动人心的部分。

“我们不能躺在‘麒麟’初代的功劳簿上。”陈北玄的眼神中闪烁着超越时代的光芒,“技术是不断发展的。我初步构想了未来十年的技术演进方向:”

· 动力系统: 研发功率更大、效率更高的下一代永磁电机,探索混合电推进(如燃气轮机发电+电机驱动)甚至燃料电池技术,进一步提升续航和能量管理能力。

· 防护系统: 发展更先进的主动防御系统(硬杀伤和软杀伤结合),研究自适应装甲、电磁装甲等新概念防护技术。

· 信息系统: 强化战场物联网能力,实现车与车、车与平台、车与单兵之间的无缝信息共享和协同作战。探索人工智能在目标识别、威胁评估、辅助决策中的应用。

· 无人化与智能化: 研究无人驾驶的“麒麟”底盘,作为有人驾驶平台的补充或先锋,执行高风险任务。

陈北玄的阐述,为“麒麟”勾勒出了一条清晰而宏伟的发展路径:从单一车型到庞大车族,从手工样机到规模化装备,从当前领先到未来引领。

会议室内,所有人的呼吸都不由自主地急促起来。他们仿佛看到,一条钢铁洪流,正以“麒麟”为核心,在不久的将来,席卷共和国陆军的装备序列,重塑着未来地面战场的格局。

“同志们,”陈北玄结束了他的讲话,声音沉稳而充满力量,“我们站在了一个历史的关键节点。我们亲手开启了这扇大门,就有责任,也有义务,将这条路坚定地走下去!前路必然充满挑战,但我相信,只要我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团结一心,就一定能将‘麒麟’的梦想,彻底变为现实,铸就共和国陆军的钢铁脊梁!”

热烈的掌声在会议室内久久回荡。这掌声,是对过去成绩的肯定,更是对未来征途的誓师。一条充满光荣与梦想的道路,已经在他们脚下铺开,延伸向无限可能的未来。而陈北玄和他的团队,将继续作为引领者,在这条道路上,披荆斩棘,勇往直前。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