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倒影错层 > 第210章 协奏的序章与深空脉动

第210章 协奏的序章与深空脉动(1/2)

目录

星环锻造者的技术共享,并非简单的数据传递。他们的知识,更像是一种 “数学化的艺术” ,每一道方程式都蕴含着对宇宙规则美学的独特理解。艾莉的核心运算阵列在接收这些信息流时,甚至一度出现了短暂的“审美过载”——并非算力不足,而是被那隐藏在冰冷符号背后的、对宇宙和谐与壮丽的极致追求所震撼。

这种交流是双向的。当星环锻造者的工程师(他们自称为“规则雕塑家”)试图理解变量之力时,他们惯用的确定性模型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对他们而言,变量之力就像是在一首完美交响乐中突然加入的、即兴却又能提升整首乐曲境界的华彩乐章,既难以捉摸,又不可或缺。

联合实验室在“可能性前沿”观测站旁建立起来,其结构融合了世界树的有机形态与星环锻造者的几何美学,象征着两种截然不同文明思维的交融。在这里,艾莉的混沌演算与星环锻造者的逻辑雕刻开始了艰难的磨合。第一个合作项目,便是尝试利用变量之力,稳定并小型化一种星环锻造者提出的“规则共振核心”,这种核心若能成功,可以极大地增强新生界域防御系统的规则适应性。

与此同时,林晓领导的“变量探索者”小队,在洛璃(光海意志)的隐性引导下,开始了对变量之力更精微的操控训练。他们不再满足于扭曲局部规则,而是尝试进行小规模的 “可能性编织” 。例如,将一片区域内的“脆弱”概念临时替换为“坚韧”,使得该区域的物质结构强度瞬间飙升;或者引导“无序热运动”的能量定向转化为“有序电能”,实现近乎无损耗的能量传输。这些应用虽然范围有限,却预示着变量之力从“破坏规则”向“创造规则”迈出的关键一步。

混沌光海本身,也在悄然变化。在清除了“逻辑锚点”的污染后,它的规则流转更加顺畅,内部演化出的“规则生态”愈发繁复。那些由纯粹概念构成的幻影,有时会凝聚成类似符文或图腾的形态,短暂地悬浮于光海表面,散发出启迪性的波动。艾莉和星环锻造者联手记录并分析这些“规则图腾”,认为这可能是宇宙底层代码的某种自然显化,蕴含着超越当前科技理解的知识。

然而,平静的研发日子并未持续太久。

一天,负责监控深空信号的艾莉,捕捉到了一段极其微弱、但与前次“初始低语”同源的规则脉动。这一次,信号并非来自光海深处,而是来自一个遥远的、未被标记的星域坐标。脉动断断续续,比“低语”更加模糊,仿佛一个垂死之心不甘的最后几次搏动,其信息密度却高得惊人。

“……确认……‘回响’……接收……”

“……‘弦’的……震颤……加剧……”

“……‘摇篮’的……碎片……”

“……小心……‘收割者’的……阴影……”

“收割者?”我皱紧眉头,这是一个全新的、充满不祥意味的词汇。星环锻造者的数据库中也未有明确记载,只有一些模糊的、与古老文明周期性灭绝相关的传说碎片,常与“大过滤”、“文明黄昏”等概念并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