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铁壁与暗流(1/2)
帝国二十年的初雪,比往年来得更早一些,纷纷扬扬地覆盖了铁门关内外,暂时凝固了西域的肃杀之气。关墙之上,覆盖着一层薄冰的“星火水泥”呈现出一种冷硬的灰白色。墙外,新布设的、带着尖锐倒刺的铁丝网在雪地中蜿蜒,如同潜伏的钢铁荆棘。更远处的雪原下,则埋藏着格物院紧急送来的、改进后的压发式“铁蒺藜雷”。
韩擒虎站在关楼里,望着这片被冰雪覆盖的死亡地带,心中稍安。塞尔柱的游骑在入冬后活动明显减少,持续的骚扰终于告一段落。利用这段宝贵的喘息时间,他加紧整训部队,熟悉新装备,并派出了更多精锐斥候,冒着风雪向西渗透,试图摸清塞尔柱主力冬季的驻扎地和动向。
来自建康的指令依旧通过时断时续的电报传来,林默肯定了韩擒虎的防御策略,并告知,科学院派出的“战情分析小组”已抵达张掖,正分析此前缴获的塞尔柱“火罐”残片,并研究其骑兵战术特点,以期找到克制之法。
战争,似乎进入了一个相对平静的相持阶段。帝国的西线,凭借技术优势和坚固工事,暂时铸成了一道看似牢不可破的铁壁。
然而,在这铁壁之后,帝国的内部,一股不易察觉的暗流,却随着《帝国反垄断暂行条例》和《工坊管理与劳工保障初步章程》(草案)的颁布,开始悄然涌动。
条例和章程的初衷是好的,旨在遏制资本无序扩张,保障底层工匠和劳工的基本权益,维护帝国的稳定根基。但在具体执行和利益再分配的过程中,却不可避免地触动了某些势力的奶酪。
江南几家依靠垄断丝织原料和销售渠道而起家的大型商社,其背后股东不乏与朝中某些官员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江南士绅残余。他们明面上不敢对抗太师府的法令,暗地里却开始串联,通过其在朝中的代言人,以“挫伤工商积极性”、“与民争利”等理由,对条例的具体条款进行非议和拖延。
更棘手的是官营工坊的问题。一些历史悠久、但管理僵化的官营矿场和工坊,其主事者多是凭借资历上位的旧式官僚,他们对新颁布的“劳工保障”章程阳奉阴违,克扣工钱、延长工时、忽视安全生产的现象依然存在。当审计署的官员前去调查时,往往遭遇软抵抗,甚至被当地官府以“维持稳定”为由搪塞过去。
改革的阻力,比预想的更加顽固和隐蔽。它们像是一张无形的网,缠绕在帝国新兴的肌体上,阻碍着血液的畅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