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京城,我挡住了吴三桂和清军 > 第110章 西营的算盘

第110章 西营的算盘(2/2)

目录

他冷哼一声,眼中闪烁着精明甚至狡黠的光芒,冷冷一笑道:“再看看东边,刘体纯那小子在临清跟鳌拜死掐,胜负未卜;南京那边,阎应元顶着多铎……让他们打!让他们跟清虏往死里打!”

“咱们呐,”张献忠嘴角露出一丝如同精明商人般的笑意,说道:“不着急。传令下去,让前出的一些人马撤回来,好好给咱守住四川的门户。咱就在这天府之国里,看着他们斗!”

他大手一挥,做出了最终决断:“等他们两边拼得筋疲力尽,血流得差不多了,咱再出兵!到时候,不管是清虏还是那些南明的残兵败将,都得看咱老子的脸色!这便宜,不捡白不捡!”

这番言论,让包括李定国在内的许多期望大干一场的将领愕然不已。

他们的“皇帝”仿佛一夜之间从一个冲锋陷阵的猛将,变成了一个精于算计、隔岸观火的投机者。

李定国还想再劝,急切道:“父皇,战机稍纵即逝啊!若待清虏缓过气来……”

“够了!”张献忠不耐烦地打断他,接着说:“老子心里有数!稳坐钓鱼台,才能钓到大鱼!都按老子的旨意去办!”

军令如山。西营大军原本积极东进的势头戛然而止,反而开始收缩防线,将重心放回巩固四川根据地。

张献忠如同一头蛰伏的猛兽,蹲在富饶的四川盆地里,冷眼旁观着东方惨烈的厮杀,打定了主意要做那最后得利的“渔翁”。

李定国退出大帐,望着东方,眉头紧锁,心中充满了无奈和深深的忧虑。

他看到了席卷天下的机会,而他的义父,却只看到了割据一方的便宜。西营的锐气,或许就在这“精明”的算计中,悄然消磨。

中原的抗清大业,也因此失去了一股可能改变战局的强大力量。历史的机遇之窗,在西营的按兵不动中,缓缓关闭。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