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 “星瞳”核心算法(2/2)
这个层级的算法,不再处理具体任务数据,而是监控整个动态认知网络本身的运行状态。它会识别出低效的连接模式、冗余的信息回路,甚至能检测到可能导致系统僵化或崩溃的结构性风险。然后,它被赋予了一定的权限,可以对网络自身的底层连接规则、能量分配策略进行有限的、试探性的调整和优化。
这相当于,让“星瞳”拥有了对自身“大脑结构”进行微调的能力!虽然这种优化被严格限制在预设的安全框架内,但这无疑是向“生命化”迈出的关键一步。
时间在键盘急促的敲击声中流逝。屏幕上,代码如同拥有了生命的藤蔓,自主地延伸、分叉、缠绕。它们不再是冰冷的、遵循严格逻辑的符号,而是开始呈现出一种复杂的、动态的、相互依赖的生态系统特征。
林长青完全沉浸其中,额角渗出细密的汗珠,精神力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消耗着,支撑着这次超越常规的创造。他的瞳孔深处,星璇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旋转,将他的推演能力提升到极致,确保这庞大而精妙的框架在逻辑上的自洽与稳定。
不知过了多久,他敲下了最后一段核心代码——定义了“认知单元”在达到某个能量和连接复杂度阈值后,可以触发一次小范围的、非破坏性的“结构重组”,以尝试突破局部最优解,模拟那“直觉的跃迁”。
他缓缓抬起因过度专注而微微颤抖的手指。
屏幕上,完整的核心算法框架代码静静地流淌着。它们复杂、晦涩,充满了数学符号和逻辑判断。
但此刻,在林长青的感知中,这些流动的代码,仿佛不再是冰冷的符号。
它们拥有了一种初生的、跃动的韵律。
像是一颗被注入灵魂的心脏,在黑暗的胸腔中,进行了第一次微弱而坚定的——
搏动。
(第202章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