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长青科技”的萌芽(1/2)
未名湖的约定和周教授抛来的橄榄枝,为林长青的燕园生活注入了稳定的节奏与明确的方向。然而,他深知,学术的象牙塔并非他唯一的战场。在他脑海的蓝图中,那片与燕园仅一步之遥、灯火彻夜不熄的中关村,才是他真正要挥斥方遒的疆域。
在一个没有课程的下午,林长青独自一人,再次踏入中关村喧嚣的脉搏之中。与上次侦察时的陌生感不同,这一次,他目标明确。他穿过嘈杂的电脑卖场,绕过那些高谈阔论的创业咖啡馆,径直走向一栋相对安静、设施也较新的写字楼。
他通过之前建立的人脉,联系上了一位可靠的代理中介。在一间简洁的会议室里,他签署了一系列文件,正式注册了“长青科技有限公司”。整个过程高效而低调,没有鲜花,没有剪彩,只有纸张翻动和键盘敲击的细微声响。当那个刻有公司名称和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的印章落下时,林长青平静地接过文件,心中却仿佛有沉重的基石轰然落地。
“长青科技”。这个名字,承载着他两世为人的执念,也宣告着一个梦想的正式启航。他知道,从这一刻起,他不再仅仅是一个拥有超前眼光的学生,一个课题组的预备成员,他更是一个需要对法律、对员工、对未来负责的企业法人。
公司的注册地址,暂时设在了这栋写字楼的一个小型虚拟办公室。这只是一个法律意义上的落脚点。他真正的“据点”,是他在校外不远处,通过之前“星尘物典”的收益,悄然租下的一个僻静小套间。
这个小套间位于一个老式居民楼的顶层,带有一个小小的阁楼,环境清幽,邻里多是老人,很少被打扰。他将其布置得极为简约:一张结实的长桌充当办公和实验台,几把椅子,一排书架,以及一些基础的计算机设备和他从旧货市场淘来的、经过他亲手改造的简易实验器材。这里兼具了临时办公、核心实验和绝对私密的功能。墙上,他挂上了一幅自己设计的公司LoGo草图——抽象化的星辰环绕着一只洞察一切的眼睛,线条冷峻,充满未来感。
站在这个尚显空旷寂寥的“指挥部”里,林长青感到肩上的责任又重了一分,但目光却愈发锐利。帝国的第一面旗帜,已经在这间小小的陋室里,悄然升起。
他拿出手机,拨通了赵伟的电话。电话那头,赵伟、李哲和孙伟已经毕业,正在老家短暂休整,等待着他的召唤。
“赵伟,”林长青的声音透过电波,沉稳而清晰,“公司已经注册好了。这边的临时实验室和办公室也准备好了。”
电话那头沉默了一瞬,随即传来赵伟难以抑制的激动声音:“林总!太好了!我们随时可以动身!”
“嗯。”林长青应道,“你们尽快处理好家里的事情,北上汇合。我们的事业,该真正开始了。”
他没有在电话里描绘宏大的愿景,那在现实中显得空洞。他需要在他们到来时,给他们看到实实在在的东西,足以让他们死心塌地的、真正具有颠覆性的东西。
几天后,赵伟、李哲和孙伟风尘仆仆地抵达了北京。当他们被林长青带到这个隐蔽的“据点”时,三人都有些愕然。环境的简陋,与他们想象中的“公司”相去甚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