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股市的试水(上)(1/2)
书桌的抽屉里,那张存折安静地躺着,上面的数字代表着初步的成功与安稳。但林长青知道,真正的风云变幻,在另一个看不见的战场上。他的目光,越过眼前平静的校园生活,投向了记忆深处另一个即将腾飞的领域——股市。
九十年代末、新世纪初的资本市场,如同一片正在酝酿风暴的海洋,充满了机遇与风险。前世模糊的记忆碎片,如同散落海面的星光,指引着一些大致的方向。他知道某些行业将迎来爆发,某些公司的名字将在未来几年内变得如雷贯耳。但这还不够,模糊的记忆需要精确的锚点,超前的认知需要现实的支点。
他需要一个工具,一个能让他将先知与当下数据结合起来的“望远镜”。他想到了自己正在拓展的能力——天眼通的“宏观纵览”。它能否穿透K线图背后纷杂的迷雾,看到资金流动的真实痕迹?
周六上午,他以“去市图书馆查资料”为由,来到了市区一家规模不大、环境相对安静的网络咖啡馆。选择了一个角落的位置,开机,连接那个对于当下大多数人还十分新奇和缓慢的网络世界。
他并没有直接搜索记忆中那些牛股的名字。他深知,即便是重生者,贸然闯入也需要敬畏市场的力量。他选择了一种更谨慎、也更契合他能力的方式。
他调出了几只记忆中有些印象、但目前尚在低位徘徊的股票K线图。屏幕上,红绿交错的蜡烛线起伏不定,下方是成交量的柱状图,各种技术指标曲线缠绕。在旁人看来,这只是冰冷且充满随机性的数据图表。
林长青深吸一口气,闭上眼睛,将精神集中。脑海中的“星璇”微微加速旋转,他将“宏观纵览”的感知力,投向了那方小小的屏幕。
世界在他“眼前”发生了变化。
那不再仅仅是二维平面上的线条和数字。他仿佛“看”到了代表着不同资金力量的颜色各异的“溪流”,它们在K线的河道中汇聚、分流、冲撞。一些微弱的、代表着散户的浅色溪流漫无目的地流淌;而偶尔,会出现几股强大而凝聚的“暗流”,它们目标明确,在关键的价位悄然蓄势,或是在利空消息释放时精准地制造恐慌、吸纳筹码。
他甚至能模糊地“嗅到”一些信息面的扰动。当他集中精神关注某只股票时,一些与此相关的、尚未被市场充分消化或仍处于朦胧阶段的新闻碎片、政策动向,会如同水下的暗礁,隐隐约约地浮现在他的感知边缘。这些感知与他前世的记忆相互印证、补充。
这是一种极其耗费心神的体验。他需要从海量的、嘈杂的“信息场”和“资金流”中,剥离出有效的信号。汗水从他的额角微微渗出,但他眼神却越来越亮。
经过数小时的反复观察、比对和推演,他最终将目光锁定在一只名为“深科电子”的小盘股上。
在他的感知中,这只股票的盘面呈现出一种奇特的状态。表面上,它走势疲软,成交量低迷,被大多数投资者忽视。但在那沉寂的表象之下,他捕捉到了一丝极其隐晦、却持续而稳定流入的“资金暗流”。这股力量耐心地在低位收集着筹码,动作轻柔,仿佛生怕惊动市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