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恶毒计谋暗酿诛心局(2/2)
张、李二人立刻心领神会。伪造、篡改证据,构陷入罪,这本就是他们常干的勾当。
“刘爷放心,此事包在我二人身上。定叫那证据确凿,铁板钉钉!”
计议已定,刘老黑便写了状纸,罗织罪名,直指李青“窥伺朝廷神器,私开科举,收买人心,图谋不轨”,言之凿凿。随后,他便大摇大摆地前往县衙告状。
砀山县令升堂问案,看了状纸,听了刘老黑的指控,又传唤了“人证”(自然是刘老黑买通的几个地痞,按照刘老黑教的话说了一遍)。县令初时颇不以为然,他觉得这更像是富家子弟的荒唐胡闹,与谋逆大罪相去甚远。更何况李青是秀才,李家又常给县里“捐助”,便有意回护。
“刘老黑,你所告之事,虽有证人,然究其根本,不过是在秦楼楚馆中的嬉戏之举,虽有不当,却难与谋逆重罪牵连。此事……”县令打算训诫几句,便将案子压下。
刘老黑早有准备,立刻呈上“物证”——一份被精心篡改过的“科考告示”。原本告示上写的是“怡红院雅集,诗文会友”,但经过张、李二人之手,上面的字迹被巧妙涂抹添加,竟变成了“开科取士,招贤纳才”,落款还模仿李青的笔迹,显得煞有介事。
“大人明鉴!”刘老黑跪在地上,大声疾呼,“若仅是嬉戏,何来此等告示?那李青狼子野心,昭然若揭!大人若是不信,可派人去怡红院搜查,必有更多证据!大人切不可因李青是秀才而徇私,纵容此等滔天罪孽啊!”
县令看着那份被篡改的告示,眉头紧锁。他心中仍有疑虑,觉得此事蹊跷,但刘老黑言辞激烈,又有“物证”在手,堂而皇之地给他扣上了“徇私”的帽子,他倒不好直接驳回了。加之那张、李二人在堂下不断使眼色,暗示此事大有油水可捞……
县令沉吟片刻,最终采取了和稀泥的态度:“此事关乎重大,本官还需细细查访。状纸暂且留下,你且先退下,待本官查明真相,再行论断。”既未立即捉拿李青,也未完全驳回刘老黑,实则是想拖延时日,看看风色。
刘老黑心中暗骂这县令滑头,但也不敢逼迫过甚,只得叩头退下。他知道,仅凭县衙,恐怕难以彻底扳倒李青。他需要更大的官,更需要一个能让大官不得不重视此案的时机。
他阴沉着脸回到家中,吩咐手下:“给我紧紧盯住李青和怡红院!还有,去打听打听,最近有没有什么巡按御史、督抚大人要路过咱们常州府?”
一条毒计,已然在他心中彻底成型。他就像一条潜伏在暗处的毒蛇,吐着信子,等待着给予猎物致命一击的最佳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