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得到认可(1/2)
云舒在女子医道交流会上以针灸治愈御医棘手病症的消息,如长了翅膀般传遍京城。太医院上下震动,尤其是院使张仲谦,这位历经三朝、医术精湛且素来严谨的老御医,听闻此事后既惊讶又好奇——他深知孙氏病症的复杂,三位御医会诊仍束手无策,一个民间女医竟能以针灸立竿见影,这绝非侥幸。
张院使当即翻阅了太医院存档的《女子医方集》二版,越看心中越为赞叹。书中方剂配伍严谨,案例详实,既融合了民间临床经验,又吸纳了宫廷医案的精华,尤其对女子各年龄段病症的辨证思路,精准独到,填补了不少宫廷医书在妇科诊疗上的空白。“此女医者,既有仁心,又有妙术,实属难得!”张院使抚须感慨,当即决定奏请皇帝,召云舒进京,亲自考察其医术,再议《女子医方集》的推广事宜。
皇帝本就对云舒的医术与仁心颇为赞赏,接到张院使的奏折后,即刻下旨,召云舒前往京城面圣,并特许她携带《女子医方集》修订手稿,供太医院众御医研讨。
接到圣旨时,云舒正在舒韵堂指导学徒辨识妇科专用药材。她将医馆事务托付给父亲与几位资深郎中,在陆景渊的陪同下,再次启程前往京城。此次进京,与上次拜访御医不同,她心中多了几分从容与底气——她知道,这不仅是一次面圣,更是女子医道获得官方认可的重要契机。
抵达京城后,云舒并未直接入宫,而是先在陆景渊安排的宅院休整。次日一早,便在张院使的亲自迎接下,前往太医院。太医院内,数十位御医早已等候在会诊大殿,既有之前指点过云舒的李御医,也有不少对女子医道心存疑虑的资深御医,大家都想亲眼见识这位传奇女医的医术。
“云大夫,久仰大名!”张院使快步走上前,与云舒拱手相见,“你的《女子医方集》,老夫与众位同僚已反复研读,书中诸多见解,令人耳目一新。今日请你前来,一是想请你分享临床诊疗经验,二是想亲眼见证你的医术。”
云舒躬身行礼,谦逊道:“张院使过誉了。晚辈才疏学浅,不过是积累了些许临床经验,今日能与各位御医前辈交流,实属晚辈之幸。”
随后,云舒在会诊大殿为众御医分享了自己的诊疗思路,尤其详细讲解了针灸在妇科病症中的应用技巧,以及《女子医方集》中几则疑难案例的辨证过程。她的讲解条理清晰,深入浅出,既有理论支撑,又有实践佐证,让在场御医纷纷点头称赞。
期间,一位御医提出了一个困扰他许久的案例:一位宫中嫔妃患有严重的更年期综合征,失眠多梦、潮热盗汗、情绪暴躁,多方调理仍无改善。云舒听完描述后,沉思片刻,说道:“此病症多因肝肾阴虚、虚火内生所致,晚辈在临床中常用‘滋阴降火、疏肝理气’之法,方剂以知柏地黄丸为基础,加减百合、合欢皮、浮小麦等药材,再配合针灸太溪、三阴交、太冲等穴位,疗效颇为显着。”
她还详细说明了药材剂量的搭配与针灸手法的技巧,甚至结合《女子医方集》中的相似案例,讲解了如何根据患者体质调整方案。那位御医闻言,茅塞顿开,激动地说道:“云大夫所言极是!我之前只注重滋阴,却忽略了疏肝理气,难怪疗效不佳。今日听你一番讲解,真是受益匪浅!”
分享结束后,张院使提议让云舒现场演示针灸技艺。太医院特意安排了一位患有月经不调的宫女作为演示对象,这位宫女经期紊乱、经量稀少,且伴有严重痛经,多位御医诊治后效果不佳。
云舒仔细为宫女诊脉辨证,确定其为气血亏虚、寒凝血瘀所致。她取来银针,消毒后,精准选取了气海、关元、足三里、三阴交等穴位,采用“烧山火”的复式手法施针。只见她手法娴熟,进针迅速,捻转提插间力道均匀,银针在穴位中微微颤动,却不见丝毫滞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