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造物院(2/2)
玄夜近来愈发忙碌。裴太傅的一对一私课从午时讲到申时,申时到酉时还要跟着钱尚书核对各地漕运账目,戌时刚回东宫,内侍又捧着奏折候在门口。乐安好几次提着刚造好的粗纸去东宫,都被侍卫拦下:“太子殿下正在批奏,吩咐不见任何人。”
有回她蹲在东宫墙角的石榴树下,听见里面传来裴长明的声音:“西北旱情需速发粮草,可国库……” 接着是玄夜压抑的咳嗽声,想来又是忙得忘了喝药。乐安把纸卷成筒,塞进墙缝里,附了张字条:“按这法子造的宣纸,成本能省七成,或许能解国库之急。”
造物院的日子却过得飞快。春去秋来,裴衡的记录册堆成了小山,晏无暇抡坏了十二根木槌,宁玉试遍了各种植物的浆水。当第一叠雪白雪白的纸从竹帘上揭下来时,乐安抱着纸堆往玄夜那里跑,却在宫门口撞见他带着侍卫匆匆而过。
“小姑姑。” 玄夜勒住马,脸色有些苍白,“我要去太庙替皇祖父祈福,晚些来看你。” 他的目光扫过乐安手里的纸,忽然握紧缰绳,“等我回来。”
这一等,又是月余。
直到神眷十一年的冬至,乐安把空余时间造的铅笔和裁好的白纸装订成册子,亲自送到御书房。彼时玄夜正站在殷正身边,逐条解说着新的造纸策论,少年的声音带着初显的沙哑,却字字清晰:“此法若推广,岁省绢帛百万匹,更利于典籍传抄,教化万民。”
满朝文武看着那册雪白的纸,纷纷惊叹。刘成文摸着纸页老泪纵横:“臣等修史半生,从未见过这般细韧的纸!长公主真乃天纵奇才!”
殷正坐在龙椅上,最近旧伤复发,每逢阴雨天总是头疼的厉害。他用手指微微地点着扶手,看着乐安还残留着些许红肿的指尖,又看看玄夜眼底的青黑,忽然想起多年前那个捧着拼音册子的小姑娘。终究是挥了挥手:“长公主始创新法,利国利民,赏黄金百两,锦缎千匹,另赐……” 他顿了顿,“准造物院专造内府用纸。”
退朝后,玄夜在御花园拦住乐安,从袖中摸出支玉簪,簪头雕着朵小小的玉蝉:“这是我用祖父赏的好料子亲手做的玉簪,庆祝小姑姑成功研制出新纸。”
“谢谢,我很喜欢。”乐安抬头看他,忽然发现少年已经比自己高了半个头,眉眼间的青涩渐渐被沉稳取代,“玄夜,我们去造物院写字吧,太湖石都要发霉了。”
而远处的造物院里,裴衡正在整理新的配方,晏无暇给石碾上了油,宁玉晒好了新制的纸药。
那日的夕阳把两人的影子拉得很长,玄夜和乐安并排走着,忽然低声道:“小姑姑,你不要喜欢裴衡他们好不好……” 风卷着梅香掠过,乐安没听清他的话,只觉得手里的玉簪分外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