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拼音(2/2)
那小姑娘抬起头,眼神清澈,恭声道:“回公主,奴婢自幼跟着师父学过些扎风筝的手艺。”
乐安看着那洁白的绢面,忽然想起梦中那些洁白的本子,心中一动,便道:“你这手艺倒是别致。从今日起,你便留在我身边侍奉吧。” 她沉吟片刻,又道,“你这般心灵手巧,往后便叫白纸吧。”
白纸屈膝行礼:“谢公主赐名。”
殷正得知乐安只留下了一个扎风筝的婢女,心中虽有疑惑,却也没再多想,只当她是一时兴起。他攥着那本注音《论语》的手指泛白,殿内檀香燃到尽头,灰絮落在明黄的龙袍上,他却浑然未觉。刘成文在朝堂上的赞叹犹在耳畔 ——“长公主聪慧天成,此拼音之法可利千秋”,满朝文武的附和声浪几乎要掀翻太和殿的琉璃顶。
他原以为不过是孩童涂鸦,却没料到这 “缺胳膊少腿” 的符号竟能让皓首穷经的老太傅赞不绝口。乐安的聪慧像柄双刃剑,既让他生出几分隐秘的骄傲,更多的却是刺骨的寒意 —— 这双眼睛太像刘皇后了,连藏在眼底的锋芒都如出一辙。
“传旨。” 殷正忽然开口,内侍总管汪德全连忙躬身听令,“着翰林院牵头,集国子监博士与各部侍郎,即刻编纂《拼音大典》。” 他顿了顿,语气冷硬如铁,“注明‘长公主乐安始创,群臣共襄盛举’。”
汪内侍心中一惊。皇上这是要将长公主的功劳分摊给满朝文武,既显得皇恩浩荡,又悄悄削弱了她独揽的声望。
旨意颁下时,乐安正在西宫教白纸用拼音写名字。白纸握着炭笔的手微微发颤,笔下的 “bái zhi” 两个音节歪歪扭扭,乐安却拍手笑道:“有天赋啊白纸,比玄夜第一次写得好看多了。”
听闻翰林院要编大典,乐安只歪头想了想:“人多力量大,这样也好。” 她全然没察觉,这份本该属于她的荣光,正被不动声色地稀释成朝堂上的集体功绩。
白纸继续握着这细细的炭笔,生怕一个用力就断了。这人间的帝王如何谋算她不管,她只管她寻觅了一百多年的恩人此生所想皆成,事事顺遂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