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章 无中生有(1/2)
太无之境,万籁俱寂,无始无终。司契最后一点意识,依附于那初燃的“道烬”微光,随波逐流,沉向那冰冷规则律动的源头——轮回枷锁作用于“无”的绝对基点。
意识在消融,记忆在剥离,自我在模糊。仿佛一滴墨,即将彻底消散于无垠的清水之中。这是比形神俱灭更为彻底的终结,是“存在”本身的湮灭。
然,那一点由寂灭道种融合天尊道韵而生的“道烬”,却于这绝对的“无”中,展现出顽强的韧性。它非但没有熄灭,反而在感知到那源自轮回枷锁的、维系“有”与“无”平衡的冰冷律动时,产生了一种奇异的共鸣。这律动,是规则,是框架,是“存在”得以诞生的基石,亦是“寂灭”最终的归宿。
司契那即将涣散的真灵,于此共鸣中,捕捉到了一丝明悟。寂灭,并非纯粹的消亡,而是“有”回归于“无”的过程,是轮回的一环。而“无”,也并非绝对的死寂,它是“有”的潜在,是孕育万有的母胎。执掌厄运,引导寂灭,其终极,或许并非毁灭,而是参与这“有”与“无”的宏大循环,维护其平衡,甚至……在必要的时刻,于“无”中,重新定义“有”!
此念一生,如同在绝对黑暗中划亮了一根火柴。“道烬”微光骤然稳定,不再随波逐流,反而主动牵引着司契残存的真灵,向着那规则律动的核心靠拢。这不是对抗,而是融入,是理解,是尝试成为这循环的一部分。
过程依旧凶险万分。每一次与那冰冷规则的触碰,都如同赤身裸体触摸万载玄冰,意识几乎被冻结、同化。但每一次挺过,那“道烬”便凝实一分,对“无”的耐受与理解便深一层。司契的真灵,在这极致的洗礼中,褪去了过往的驳杂,变得前所未有的纯粹,宛若初生的婴儿,却又带着历经万劫的沧桑。
不知过了多久,或许一瞬,或许永恒。司契的“意识”不再有消散之感,反而与周遭的“无”达成了一种微妙的平衡。他不再是一个独立的“存在”漂泊于“无”中,而是仿佛化为了“无”的一部分,能够感知到其浩瀚与“空无”之中蕴含的、未被定义的“可能性”。
那一点“道烬”,此刻已不再是微光,而是化作了一颗极其微小、却无比稳定的“种子”,深深扎根于这片太无之境,与那轮回枷锁的基点隐隐相连。藉由此种联系,司契“看”到了更为广阔的图景:那横贯诸天、束缚万界的轮回枷锁,其根基,正是建立在这片绝对的“太无”之上!它以无法想象的伟力,从“无”中定义“有”,规范其生灭,维持着宇宙的存续。而神骸之眼与虚无之影所欲打破的,正是这从“无”到“有”的定义权!
同时,他也清晰地感知到,在太无之境的“边缘”,两道充满恶意的意志,如同盘旋的秃鹫,布下了天罗地网,封锁了所有常规的“出口”。那是神骸与虚影的封锁,它们确信,任何试图从“无”中回归“有”的存在,都无法避开它们的感知。
然而,此刻的司契,已非昨日之司契。
他心念微动,那扎根于太无的“道种”轻轻摇曳。他并未试图强行冲击封锁,而是开始引导太无之本源,依照自身对“寂灭”与“存在”的全新理解,于这绝对的“无”中,重新构筑“己身”!
这不是简单的道体重塑,而是更为本质的“显化”。他以道种为核,以对轮回规则的理解为蓝图,汲取太无之力,缓缓凝聚出一道模糊的轮廓。起初只是一团混沌的阴影,继而逐渐勾勒出四肢百骸,五官七窍。新生的道体,不再是纯粹的寂灭劫力构成,而是呈现出一种混沌未分、似有还无的质感,仿佛本身就是“无”向“有”过渡的中间态,与这片太无之境浑然一体,却又独立其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