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钢铁雄心:自公社而起 > 钢铁浪潮中的电磁之花

钢铁浪潮中的电磁之花(2/2)

目录

你篡改了工人委员会的改装方案!沃特森举着煤油灯冲进来,光束扫过被重新设计的波导阵列——那些缠绕着主炮塔基座的铜管,正将雷达波与火炮俯仰机构的液压系统耦合。

传统桅顶雷达就像戴礼帽的绅士,安娜敲击着与主炮同步旋转的发射阵列,我要的是嵌在拳击手套里的铁钉!她突然启动测试程序,雷达屏的绿色涟漪与主炮转动轰鸣形成共振,震落了舱顶积蓄三年的锈渣。

黎明前的暴雨中,三十名造船厂工人用防雨布包裹着雷达阵列登舰。安娜跪在湿滑的甲板上,用改装的产科听诊器监听波导管内部的水汽杂波。拿棉纱蘸朗姆酒擦接缝!她对着便携式扩音器嘶吼,再派人去动力舱偷两桶涡轮润滑油!

————————

北海试航日

当厘米波雷达第三次错过演习靶船时,海军代表的手指已经按在紧急制动按钮上。安娜突然扯开海军制服,露出里面焊满电子元件的工装背心:把雷达切换到脉冲多普勒模式!她将十个真空管同时插入临时改装的插槽,现在让主炮进行威慑射击!

380毫米巨炮的轰鸣震碎了舰桥玻璃,但雷达屏上的噪点突然凝聚成清晰光点——炮弹激起的水柱散射波,反而成了定位目标的参照源。沃特森看着疯狂跳动的参数记录仪,突然意识到这姑娘把舰炮冲击波转化成了主动声呐的震源。

天才般的野蛮。老研究员在颠簸的舰桥上抓紧栏杆。

这是暴力美学!安娜将雷达显示与光学测距仪的数据流同步,用口红在防弹玻璃上画出新的滤波算法,当电磁波与十五英寸炮弹共享弹道时,大英帝国的幽灵就该学会用新的语言哭泣!那群蜗居加拿大的归乡者永远也做不成这样的设计!

傍晚返航时,安娜蜷缩在依然发烫的炮管旁,用被电磁辐射烧焦发梢的铅笔写实验报告。暮色中的普利茅斯港亮起属于工人委员会的红星灯塔,她随手从自己的桌上拿起一张照片——1934年第三国际大会上,自己与玛格丽特在《赤色海军》展板前的合影,背景里模糊的舰炮轮廓如今正在脚下震颤。

当沃特森带来海军部正式列装的通知时,发现这个痴迷钢铁巨兽的姑娘正对着雷达屏上的北海浪涌图哼唱《战舰摇篮曲》。改良后的厘米波雷达阵列在月光下闪烁,如同给这艘红色战列舰戴上了镶嵌电子宝石的冠冕。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