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依曼结构的提前提出!工科少女重出江湖!(1/2)
两周后,当自纽约出发的客船抵达诺曼底,又乘坐了数个小时的火车,冯·诺依曼、罗伯特·戈达德、埃克特、莫希利、戈尔斯坦、朱传榘等22位科学家抵达了巴黎。
在过去的岁月里,由于那场发生在 1920年的革命以及公社所处的特殊孤立地位,这些人中的大部分都未曾踏足过巴黎这座城市,仅仅听闻过关于“光之城”的繁华传说。然而此刻,当他们亲身踏上这片土地,从经济衰退、社会动荡的美国来到巴黎——这个足以媲美纽约和华盛顿的大都市时,每个人心中都涌起一股无法用言语形容的兴奋。
他们在专员的引导下抵达爱丽舍宫时,皮韦尔已经在门口亲自迎接,而一旁还有翘首以待的玛格丽特。
“诸位尊贵的科学家和工程师们,我,马索·皮韦尔在此代表法兰西公社热烈欢迎你们的到来!”皮韦尔爽朗地大笑,走上前去与他们一一握手。在来到这里之前,他们自然对公社的高层领导有所了解,深知眼前这位公安委主席的地位何等尊崇。因此,大家纷纷微笑着上前回应他的问候。
“皮韦尔先生,我想请问一下,旁边这位女孩是谁?”来自莫尔小组的工程师,同时也是这22人里唯一的华裔科学家朱传榘礼貌地询问道。
皮韦尔刚要回答,玛格丽特便自己走上前来:“我是皮韦尔导师的门生,玛格丽特·凯瑟琳·卡隆,我听过朱老的名声,很高兴认识您,您叫我玛格丽特就好。”她伸出了自己的手,微笑着吐出一口流利的汉语。这让朱传榘吃了一惊,他从没想过在巴黎还能听到母语,这一口东方话也是让他不禁对面前的少女多了几分好感,于是也笑着握住了她的手,轻轻一晃便放开。
虽然朱传榘听得真切,但在场的各位科学家却是听不懂汉语,玛格丽特又用英语做了一次自我介绍,这才让所有人记住了她的名字。大家都对年纪轻轻就三语精通的这位少女有所好感,毕竟从“会汉语”这一个角度看,她就算是个聪明人,科学家向来是更喜欢和大脑发达的人交流的。
“所以,各位舟车劳顿来到巴黎,我们也不能怠慢了大家,专门的研究院和住所之类都已经打点好了,想休息几天或者现在就投入研究,各位请随意。”皮韦尔微笑着说着,对待科学家,保持谦卑和礼貌是必修课,他们大多可不会因为你是个高官或者其他什么大人物就卑躬屈膝。
冯·诺依曼最终还是经不住好奇,问道:“皮韦尔先生,您请我们来,其中许多还加入一个应用数学小组,这是为什么呢?你们有什么样的项目或者说课题需要攻克?”
“哈哈哈,其实这就是我学生的一个奇思妙想,我也问过我们这边的一些科学家,他们觉得没有什么问题,至于具体的内容,就让我学生自己和你们解释吧。”皮韦尔笑着说道。
“什么?”诺依曼非常吃惊,皮韦尔说的每一个词他都听懂了,可连在一起为什么如此匪夷所思?皮韦尔的门生,也就是面前的这个橙红发色的小女孩,她都是公安委主席的门生了,绝对是学文的,怎么想也不可能在攀科技树上起到什么主导作用啊!
对于诺依曼的吃惊,玛格丽特充分表示理解,但她现在是从政的文科生,前世又不是。事实上,基于后世东方的基本国策,理工科的就业前景远远大过于文科,当初还没和p社有任何交集的她会怎么选自然不言而喻……
所以,在这个科技落后的年代,掌握相当科学技术理论的她对科技创新还是有着一定的推动能力的!她本人对此充满了自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