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天地翻覆 > 第109章 离岸账户的救生艇

第109章 离岸账户的救生艇(2/2)

目录

这话让陈文博更憋屈,他拿着手机去找陈启棠,却在办公室门口听见父亲跟伦敦分公司的电话:“写字楼的租金必须按月收,不能拖欠,这笔钱是咱们的救命钱,不能出任何差错。”挂了电话,陈启棠看到他,招手让他进来,递给他一杯普洱茶:“刚泡的,暖胃。”

“爹,深圳的朋友说咱们太保守了,现在都在抢住宅地。”陈文博接过茶杯,语气还是带着委屈。

陈启棠喝了口茶,慢悠悠地说:“保守?1997年那些不保守的,现在都在哪儿?咱们做地产,不是做赌徒,要做船长,知道什么时候该扬帆,什么时候该弃船。内地现在的楼市,就像台风天里的船,看着风大,能吹得船快,但风一停,船就沉了。咱们的离岸账户,就是救生艇,不是为了逃,是为了等台风过。”他指着窗外的维多利亚港,“你看那些货轮,遇到台风,都会开进避风港,不会硬闯,咱们也一样。”

一周后,广州的两个商铺顺利卖出,买家是做服装生意的潮汕商人,付款很爽快,1.14亿的资金当天就到了恒基的香港账户,第二天就被转到了伦敦的离岸公司。陈文博拿着银行水单,走进陈启棠的办公室,脸上的表情复杂——有惋惜,也有一丝佩服。

“资金到账了?”陈启棠问,手里还在看上海写字楼的租金报表。

“到了,伦敦那边已经确认。”陈文博把水单放在桌上,“上海的写字楼这个月收了520万租金,比上个月多了20万。”

陈启棠点点头,在报表上签了字,递给陈文博:“把这笔租金存进香港的汇丰账户,作为应急资金。以后内地的业务,就以运营为主,不拿新地,负债率控制在25%以下。”他顿了顿,又把那张1997年的字条推给陈文博,“你把这个复印一份,放在你的办公桌抽屉里,每天看一眼,记住,咱们恒基的命,不是靠赌来的,是靠稳来的。”

陈文博接过字条,指尖触到泛黄的纸面,忽然想起小时候,父亲带他去铜锣湾,指着王叔空置的商铺说“这就是贪的代价”。那时候他不懂,现在看着内地房企疯狂拿地的新闻,看着账户里安稳的离岸资金,终于明白父亲的用心——离岸账户不是为了赚更多,而是为了保住已经拥有的;上海写字楼的租金不是为了扩张,而是为了在风暴来临时,有一块不沉的压舱石。

夕阳西下时,陈启棠站在落地窗前,看着维多利亚港的灯火渐次亮起。他拿起手机,给伦敦分公司发了条消息:“盯着英镑汇率,有波动及时汇报。”然后又翻开内地资产清单,在“上海写字楼”的条目上画了个勾,旁边写着“长期持有,现金流核心”。恒基内地业务的占比,从30%降到了25%,这个数字在他看来,不是收缩,而是安全的开始——在这个所有人都在追着规模狂奔的时代,他选择把救生艇备好,等着那场迟早会来的风暴。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