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周婷的未来(1/2)
婷好房产总部的会议室里,晨光透过落地窗,把墙上的全国地图染得透亮。地图上密密麻麻贴着彩色便利贴:红色是已开业的分店,从县城到地级市,再到省会,像一条蜿蜒的溪流,漫过了华东、华中的大半区域;蓝色是待筹备的城市,在东北、西南的版图上做了圈注,旁边用小字写着“2014年q3启动”“2015年q1开业”——这是周婷熬夜画的全国布局图,边角处还留着咖啡渍,是上个月跟团队熬了三个通宵定下来的方案。
“周总,这是西南片区的选址报告,成都、重庆的核心商圈已经看好了铺面,租金比周边低15%,因为对方知道我们是‘诚信中介’,愿意给优惠。”运营总监把一份文件夹放在周婷面前,里面夹着商铺照片和租金测算表,每一页都贴着“风险评估”的便签,像极了周婷教团队的做事方式——凡事留痕,凡事考虑周全。
周婷点点头,指尖划过地图上的成都标记:“租金优惠是好事,但更重要的是当地的公益服务站要同步落地。记住,我们开分店不只是为了卖房子,还要帮当地人解决租房问题,尤其是那些困难家庭。”她抬头看向在座的员工,目光落在几个新入职的年轻人身上,“你们刚加入,可能会觉得‘公益’赚不到钱,但我想告诉你们,婷好能走到今天,靠的不是赚快钱,是客户的信任——而信任,就是从帮别人解决难处来的。”
会议室的角落里,放着一个透明的玻璃柜,里面整齐码着两摞文件:左边是“婷好公益基金捐赠记录”,右边是“诚信中介荣誉证书”——从县城的“消费者信得过单位”,到省里的“诚信企业”,再到全国的“优秀中介机构”,每一本证书上都有周婷的签名,旁边还附着几张照片:有她帮单亲妈妈找低价租房的合影,有员工给农民工讲解租房合同的场景,还有公益讲座上,老人握着她的手说“谢谢”的画面。
“说到公益基金,”财务总监推了推眼镜,翻开手里的报表,“去年我们的利润是800万,按10%提取,就是80万,已经帮127个贫困家庭找到了低价房,其中32户是低保户,房租每月比市场价低300-500元。”他顿了顿,补充道,“还有20万用来做租房知识讲座,已经在15个社区办了23场,帮很多人避开了‘霸王条款’‘甲醛房’的坑。”
周婷拿起公益基金的记录本,翻到其中一页,上面写着“张阿姨,58岁,独居,退休金2000元,帮其找到老城区一居室,月租800元,基金补贴300元\/月,签约三年”。旁边贴着一张张阿姨送的手写感谢信,字迹有些颤抖:“谢谢你,周姑娘,让我不用再担心房租涨了住不起。”周婷的指尖轻轻拂过信纸,想起第一次见张阿姨时的场景——老人抱着一个旧布包,里面装着所有积蓄,说“找了好几家中介,都嫌我租的房子便宜,不愿意带看”,那时候她就下定决心,要让婷好成为“所有人都能找得起的中介”。
“接下来,公益基金要重点帮两类人,”周婷合上记录本,语气坚定,“一类是进城务工的农民工,他们大多不懂租房合同,容易被坑;另一类是刚毕业的大学生,工资不高,又想找安全的住处。我们可以跟开发商合作,拿一些长租房,做成‘青年安居房’‘农民工之家’,租金控制在他们月薪的20%以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