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李建国的圆满(1/2)
县城南街上的“建国建材零售店”第三家分店,在初秋的晨光里透着暖。卷闸门往上拉时发出“哗啦啦”的轻响,李建国踩着门口的青石板走进店,鞋跟蹭过地面的灰尘,留下两道浅痕——这是他特意选的防滑砖,比普通地砖贵两块钱,却能让来买货的老人孩子走得稳,就像他现在的日子,宁愿赚得少点,也要踩在实地上。
店里的货架摆得整整齐齐,左边是水泥、沙子这类重货,码得方方正正,每袋上都贴着“净重50kg”的标签;右边是五金配件,螺丝、合页按型号分类装在透明盒子里,盒子上用马克笔写着价格,一笔一画都清楚。最里侧的墙上,挂着块红底黄字的木牌,“不赌、稳赚”四个大字被擦得发亮,边角的木纹里还留着上次儿子回来时帮他补的蜡——那是儿子研究生毕业回家时,拿着蜂蜡块一点点蹭上去的,说“爸,这字得好好护着,是咱家的规矩”。
“老陈,你要的三袋水泥,我让小王给你送过去,下午准到。”李建国拿起柜台上的固定电话,对着话筒笑着说。电话那头是常来的老客户,以前在他开建材厂时就打交道,后来建材厂倒了,老陈还跟着他来零售店买货,说“建国你实在,不坑人”。挂了电话,他拿起计算器,指尖在按键上按了几下,屏幕上跳出“8600”的数字——这是昨天三家店的总利润,不算多,却比开建材厂时那种“今天赚十万、明天可能亏五十万”的日子,让他心里踏实多了。
“建国,儿子刚才打电话了,说下周就去单位报到,手续都办好了。”妻子王秀兰端着一个搪瓷杯走进来,杯里泡着菊花茶,水汽氤氲着她的眼角。她把杯子放在柜台上,拿起抹布擦着“不赌、稳赚”的木牌,“儿子还说,周末想回来帮着看店,让咱们歇两天。”
李建国接过杯子,指尖触到杯壁的温度,心里也跟着暖。他想起儿子上高中时,自己天天泡在建材厂,连家长会都没去过一次,每次儿子问“爸,你什么时候陪我去打球”,他都只能说“等爸忙完这阵”,可这“一阵”总也忙不完,直到后来建材厂因为给林晟垫资差点倒闭,他才明白,有些“忙”,其实是瞎忙。
“下周请客,把亲戚都叫来,就在街口的家常菜馆,咱们好好庆祝庆祝。”李建国放下杯子,从抽屉里拿出一张纸,上面列着要请的亲戚名单,“你弟、你妹,还有咱爸妈,都得叫上,让他们也高兴高兴。”
王秀兰笑着点头,从包里掏出一张复印件,是儿子的研究生毕业证,照片上的儿子穿着学士服,笑得眉眼弯弯。“你看咱儿子,越来越出息了。”她把复印件放在柜台上,和之前挂在墙上的“优秀员工”奖状、店里的营业执照摆在一起,“以前你总说,要赚大钱给儿子买大房子,现在儿子自己能挣钱了,咱们也不用愁了。”
李建国拿起毕业证复印件,指尖在“硕士研究生”几个字上轻轻蹭了蹭。他想起儿子考研那年,自己的建材厂刚倒闭,正开着第一家零售店,每天起早贪黑,却还是凑够了儿子的学费。那时候儿子在电话里说“爸,我要是考不上,就回来帮你看店”,他当时就红了眼,说“儿子,你只管考,爸这边稳着呢”——那是他第一次觉得,“稳”比什么都重要,不是为了赚多少钱,是为了让家人心里有底。
到了请客那天,家常菜馆的包间里坐满了人。桌子中间摆着一大盘红烧肉,油亮亮的,是王秀兰特意让厨师做的,说“儿子小时候最爱吃”。儿子坐在李建国旁边,给他倒酒时说“爸,以后我要是有空,就帮你研究怎么把店开得更好,咱们也搞搞线上订货,方便客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