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锦旗与省牌(1/2)
清晨的阳光穿过“婷好房产”省会分店的落地窗,在地板上织出一片暖金色的网。靠窗的展示架上,整齐码着国信保障房的户型图,每张图右下角都贴着一张小纸条,写着“实测面积xx㎡,公摊xx%”,字迹清秀;墙上挂着的“诚信经营”四字木匾,是周婷去年亲手选的胡桃木,边缘被员工们擦得发亮,木纹里还留着淡淡的蜡油香——那是上个月客户送来的蜂蜡,说“给你们的匾上点蜡,能保长久”。
“周总,省住建厅的快递到了,是‘省诚信中介’的证书!”前台小姑娘抱着一个红色的信封跑进来,声音里带着雀跃。信封上印着金色的省厅徽章,边角烫着细绒,比周婷去年得的“县优秀青年企业家”证书更显厚重。
周婷放下手里的客户需求本,指尖还沾着点钢笔墨水——本子里记着今早刚接到的咨询,“张阿姨,60岁,想找低楼层带电梯的保障房,预算20万内”,旁边画了个小圈,备注“优先对接国信惠民小区余房”。她接过信封,指尖触到硬挺的证书外壳,突然想起三年前在国土局门口发传单的日子,那时候她手里只有一沓印着“租房找周婷,不赚差价”的纸片,风一吹就散。
“打开给大家看看吧,这不是我一个人的。”周婷笑着把信封递给身边的店长老郑。老郑是去年从国信物业转过来的,最懂保障房的细节,上个月还帮一位独居老人验房,查出卫生间瓷砖空鼓,硬是陪着老人找国信返工了三次。他小心翼翼地拆开信封,暗红色的证书露出来,“安徽省诚信中介机构”几个金字在阳光下闪着光,
“太好了!咱们这半年没白干!”员工们围过来,七嘴八舌地说。新来的小伙子小林眼睛亮,他上个月刚处理过一起纠纷——客户买了二手房,住进去才发现房东欠了物业费,小林跑了三趟物业、两趟房东家,最后自己先垫了物业费,才让客户顺利入住。“周总,你还记得我上次垫物业费的事不?客户昨天还介绍他弟弟来,说‘找婷好,连物业费都不用操心’!”
周婷点点头,从抽屉里拿出一个蓝色的笔记本,翻开其中一页,上面记着“2011.10.15,小林为客户垫物业费860元,客户满意度100%”。“记得,”她笑着指了指本子,“这笔钱早给你报销了,还记着你呢。咱们做中介,赚的不是差价,是客户的信任——信任这东西,比钱金贵,丢了就找不回来了。”
正说着,玻璃门被推开,进来一位提着菜篮子的阿姨,头发花白,却精神矍铄。“周丫头在不?”阿姨嗓门亮,刚进门就朝着里面喊,“我给你带了点自己种的青菜,你上次帮我找的那套房子,我住得可舒服了!”
是上个月找周婷买保障房的王阿姨。当时王阿姨怕被骗,带着存折来,说“我就这点养老钱,可不能打水漂”。周婷陪她看了五套房子,每套都如实说缺点:“这套楼间距近,冬天采光可能不够”“这套离公交站远,您买菜得走十分钟”,最后选了国信惠民小区的一楼,还帮她跟开发商申请了老人扶手安装。
“王阿姨,您怎么来了?快坐!”周婷赶紧起身,接过阿姨手里的菜篮子,里面的青菜还带着露水。“我今天去菜市场,顺道过来看看你。”王阿姨拉着周婷的手,指着墙上的诚信证书,“我昨天听邻居说你得了省里的奖,这不特意来道喜嘛!以后我孙子买房,还找你!”
员工们都笑了,老郑递过一杯热茶:“王阿姨,您放心,以后不管是您孙子买房,还是您亲戚租房,我们都一样用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