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天地翻覆 > 第69章 婷好房产的省会店

第69章 婷好房产的省会店(1/2)

目录

省会城南区的政务路刚过晨峰,往来的公交车里载着赶去上班的人,路边的梧桐树把影子拉得老长,落在“婷好房产省会店”的玻璃门上。门楣上挂着红底金漆的横幅,“开业大吉”四个字在朝阳下泛着光,门口摆着二十多个花篮,最前排两个印着“国信地产贺”的花篮,白色马蹄莲衬着绿色尤加利,格外显眼——是赵山河特意让人提前送来的。

周婷站在店门口,指尖轻轻拂过玻璃门上贴着的“诚信服务公约”,上面用黑色宋体字写着“三不承诺:不赚差价、不隐瞒房屋瑕疵、不误导客户决策”。她今天穿了件米白色西装,里面是浅蓝条纹衬衫,领口别着一枚银色的“诚信”徽章,是去年县里评“优秀青年企业家”时发的。口袋里揣着开业流程表,已经被她反复折过几次,边角有点软,上面“9:30 赵总到店”“10:00 剪彩”“10:15 签代理协议”的字样,用红笔圈了又圈。

“周总,剪彩用的金剪刀和红绸带都准备好了,放在里面的展示柜上。”店长张姐走过来,手里拿着个红色锦盒,“新招的二十个员工都在里面做最后演练,您要不要去看看?”

周婷点点头,跟着张姐走进店里。店面有两百多平,比县城和地级市的分店都大,左边是接待区,摆着六张浅灰色沙发,茶几上放着印着“婷好房产”logo的矿泉水;右边是展示区,墙上挂着二十多块房源信息板,最上面一排全是国信保障房的户型图,每一张色工服的年轻员工正围着一个老员工请教,手里拿着笔记本,时不时点头——他们大多是刚毕业的大学生,是周婷特意从省会高校招的,面试时她第一句就问“你觉得做中介最重要的是什么”,只有回答“诚信”的,才会进入下一轮。

“周总好!”看到周婷进来,员工们都停下动作,齐声问好,声音里带着年轻人的朝气。周婷笑着点头,走到一个戴眼镜的小姑娘身边,她正对着户型图小声念“这套国信·福居苑的房子,面积75平,两室一厅,公摊18%,离地铁2号线步行8分钟”。

“李娜,给客户介绍的时候,除了这些,还要多说一句‘小区里有老年活动中心和幼儿园,适合有老人或小孩的家庭’。”周婷指着户型图上的配套标注,“咱们做中介,不只是卖房子,是帮客户找‘家’,得把他们没问到的细节也想到。”

李娜赶紧点头,在笔记本上记下“补充配套信息”,眼里满是佩服——她面试时就听说,这位年轻的老板从蹲在国土局发传单做起,短短两年把店开到省会,靠的就是“不坑人”,现在看来果然名不虚传。

“周总,赵总到了!”门口的员工突然喊了一声。周婷立刻整理了一下西装下摆,快步走出去。赵山河正从黑色轿车上下来,穿着深灰色西装,手里拿着一个深蓝色文件夹,脸上带着温和的笑。他身后跟着国信的行政总监,手里捧着一个卷轴。

“小周,恭喜啊!这店面选得好,离政务区近,找保障房的客户过来也方便。”赵山河伸出手,跟周婷握了握,掌心的温度很稳,像他这个人一样让人踏实。

“谢谢赵总特意过来,还麻烦您送了花篮。”周婷笑着回应,目光落在他手里的文件夹上,“您这是……”

“给你带了份‘贺礼’。”赵山河把文件夹递给她,“国信在省会的三个保障房项目,合计八百多套房子,想跟婷好房产签独家代理协议。”

周婷愣了一下,打开文件夹,里面是打印好的代理协议,首页写着“国信地产省会保障房项目独家代理合同”,落款处已经盖好了国信的公章。她抬头看向赵山河,眼里满是惊讶:“赵总,这……您这么信任我们?”

“不是信任我,是信任‘婷好’这两个字背后的诚信。”赵山河指了指店里墙上的“诚信经营”匾额,“国信的保障房,是给老百姓建的‘放心房’,必须找个‘放心’的中介来推。你在县城、地级市做的事,我都知道——不赚差价,帮客户避坑,甚至自己掏腰包赔偿客户损失,这样的中介,我们信得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