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蓝色文件夹的预防(1/2)
2011年春分的风里还带着点料峭,国信地产会议室的窗玻璃上却沾着两瓣玉兰花瓣——是清晨保洁擦窗时没留意,风一吹,花瓣贴着玻璃滑出细浅的痕,像谁在淡蓝的纸上轻轻勾了一笔。赵山河坐在长桌主位,指尖摩挲着蓝色文件夹的边缘,那层塑料封皮被三年来的手指磨出了极淡的毛边,唯独“国信地产合规档案”七个宋体字,还保持着最初的清晰,像他心里从没松动过的底线。
“今天召集团队,主要同步两项决策。”他把文件夹往桌心推了推,金属拉链拉开时发出短促的“咔嗒”声,恰好盖过窗外偶尔掠过的鸟鸣,“第一,即日起国信暂停所有商品房地块竞拍,全力推进代建与保障房项目;第二,《2011年风险预案》已签批,现在跟大家过一遍核心条款,每一条都要记到心里。”
周磊坐在右侧第一排,手里的笔记本摊开着,页脚还夹着安居苑项目的业主反馈表——有位老太太用铅笔写“墙不渗水,楼道灯亮得很”,字歪歪扭扭,他却特意折了角。听到“暂停拿地”,他笔尖顿了顿,没立刻提问,只是把目光落在预案复印件的“应急资金”栏上。李芳坐在斜对面,保温杯搁在桌沿,杯身上贴着张卡通贴纸,是孙子上周刚贴的奥特曼,她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贴纸边缘,想起去年跟投幸福里时的犹豫,再看眼前的预案,突然觉得“稳”比什么都实在。
“预案明确,若楼市出现波动,优先级分两层:第一层是保障员工工资按月发放,哪怕动用应急资金,也不能拖;第二层是实时监控项目回款,每个项目派专人盯进度,每周报一次明细。”赵山河指着预案上的加粗字体,那是他用红笔描过的,笔画比其他字略深,“另外,上周已跟工行谈妥一笔低息贷款,年化4%,额度5000万,跟咱们现有的应急资金形成双备份——这笔钱不动则已,动就必须用在刀刃上。”
“赵总,”周磊终于开口,指尖点了点笔记本上“邻市地块”的备注,“上周去考察时,邻市有块住宅地流拍后降价15%,不少开发商都在盯,咱们真的不考虑?”他想起林晟的鼎盛城还在赶工期,朋友圈里天天发“大干一百天”的标语,心里难免有点嘀咕——行业里还在传“政策托底,红利没尽”,突然停手,会不会太保守?
赵山河从文件夹里抽出张硬纸板,上面贴着张2009年的旧剪报,标题“某房企盲目拿地致资金链断裂”的“盲”字被红笔圈了三道,纸边因为反复翻看,微微卷起。“你看这个案例,”他把硬纸板递过去,指腹按在剪报下方的批注上,那是他当年写的“拿地前算三次账:成本账、回款账、风险账”,“这家房企当时就是抢了三块低价地,结果后续开发资金跟不上,最后只能把已建成的楼盘低价抵押,业主维权了大半年。我们是国企,要对业主负责,更要对国家的钱负责——错过一块地,顶多可惜;踩进一个坑,就是大麻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