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婷好房产的口碑(1/2)
2010年腊月的县城,风裹着雪粒子打在玻璃上,簌簌响。婷好房产的店面不大,门楣上的红色招牌擦得锃亮,“婷好房产”四个字旁边,缀着个小小的笑脸图案。进门左手边的墙上,挂着块木质匾额,“诚信经营”四个黑字是周婷请县城老书法家写的,字缝里还留着墨香;右手边的留言板上,贴满了米黄色的便签,上面歪歪扭扭写着“谢谢周姐帮我找到靠谱的房”“婷好不赚差价,放心”,便签边角被风吹得微卷,却像一片片暖烘烘的心意。
“周姐,我还是想再看看幸福里的保障房,上次你说的那套一楼,带着小院子,我妈腿脚不好,正合适。”王阿姨裹着枣红色棉袄,搓着手走进来,手里攥着个布包,里面是攒了半辈子的买房钱。她上次来的时候,本来想跟风买鼎盛府的期房,是周婷拦住了她,翻出鼎盛“假离婚破限购”的新闻,又算了笔账——保障房均价低两千,还能直接拎包入住,比期房稳妥多了。
周婷正趴在桌子上整理保障房的资料,闻言抬起头,脸上露出笑,起身给王阿姨倒了杯热水:“王阿姨,您来得巧,幸福里那套一楼昨天刚解了抵押,我早上刚跟国信的人确认过,产权没问题。您要是确定要,我下午就能带您去看房,顺便把物业交割的流程跟您说清楚,省得您跑冤枉路。”她把资料推过去,上面用荧光笔标着户型图、公摊面积、物业费,连附近菜市场的位置都画了个小圈。
王阿姨接过资料,指尖划过“产权清晰”的标注,眼眶有点热。上个月她在另一家中介看房子,对方一个劲推鼎盛的期房,说“买了就能涨”,却绝口不提产权抵押的事,还是她儿子提醒“找周婷问问”,才没踩坑。“周姐,就冲你这份细心,我信你。”王阿姨掏出布包,“定金我带来了,你说多少就多少,我不跟你讲价。”
“定金不用急,”周婷按住布包,笑着摇头,“先看房,您满意了再说。要是不满意,我再给您找别的,咱们买房是大事,得您心里踏实才行。”她这话不是客套——上个月有对小夫妻来买房,看中了套二手房,都要签合同了,周婷查产权时发现房东把房子抵押给了小额贷款公司,立刻叫停交易,还帮小夫妻追回了之前交的意向金。那对小夫妻后来送了面锦旗,现在就挂在“诚信经营”匾额旁边,红底金字,格外显眼。
“周姐,张哥介绍我来的,他说你帮他避了个大坑。”门口又进来个年轻小伙,背着双肩包,是县城中学的老师。他说的张哥,上个月差点买了套“凶宅”,中介故意隐瞒,是周婷从邻居嘴里问出实情,还帮他要回了中介费。“我想找套离学校近的两居室,预算不高,最好能拎包入住。”
周婷刚要说话,员工小李凑了过来,手里拿着份整理好的房源表:“李老师,我这有三套符合您要求的,都是房东急售,价格比市场价低五百,我都核实过了,没有产权问题,也不是转租的。”小李是周婷招的第一个员工,以前在别的中介做过,见惯了“赚差价、瞒隐患”的套路,来婷好后,周婷每天跟他们说“客户把半辈子积蓄交给我们,不能辜负”,现在她也养成了习惯——每套房都要查三次产权,问遍左右邻居,才敢推荐给客户。
周婷看着小李熟练地跟李老师讲解房源,心里有点暖。婷好房产刚开业时,只有她和小李两个人,挤在这个小店面里,连打印机都要跟隔壁文具店借。现在员工涨到了十个,每个人胸前都别着个小小的“诚信”徽章,是周婷特意定制的,提醒大家“不忘初心”。
“周总,有人找您。”门口的员工小张突然喊道,语气里带着点激动。周婷抬头一看,愣住了——门口站着的是赵山河,穿着件深灰色大衣,手里拎着个蓝色文件夹,身后跟着国信的办公室主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