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论坛上的对峙(1/2)
2010年9月的地级市,秋老虎还没退去,国际酒店宴会厅的中央空调嗡嗡作响,却压不住满场的燥热。“2010内地房地产发展论坛”的红色横幅悬在主席台上方,鎏金的字体在水晶灯下发亮,像块吸睛的诱饵,把周边市县的开发商都吸引了过来。
陈启棠坐在主席台左侧,一身深灰色定制西装,袖口露出的手表表盘是哑光的,没有多余的装饰。他面前放着一杯凉透的普洱茶,茶渍在杯底积成浅褐色的圈,像他公文包里那张字条的年轮。助理刚把内地房企最新的负债率报表递过来,上面用红笔标着“85%”的数字,刺得人眼晕——比上个月又涨了五个百分点。
“投资经验。”主持人的声音透过麦克风传开,宴会厅里的交头接耳声渐渐歇了,几十道目光齐刷刷投向陈启棠。
他起身时动作不快,手指下意识地摸了摸公文包内侧——那里藏着那张1997年的字条,纸页边缘已经被反复摩挲得发毛。走到发言台前,他没看备好的演讲稿,只是把负债率报表摊开,指尖按在“85%”的数字上:“各位,我来内地五年,看到很多同行拿地像抢白菜,负债率超过80%还敢加杠杆——我有个香港朋友,1997年就是这么赌的,最后房子没了,家也没了。”
台下立刻起了骚动。第三排的林晟猛地坐直身子,手里攥着的深圳旧车票硌得掌心发疼。他今天特意穿了件新买的阿玛尼西装,领带是张科长送的,就是为了在这种场合“露脸”。听到陈启棠的话,他忍不住皱起眉,跟旁边的县城开发商嘀咕:“这老港商懂什么?内地政策不一样,政府会托底的。”
陈启棠像是没听见台下的议论,从公文包里掏出那张泛黄的字条,举在手里。字条在灯光下泛着旧纸的柔光,上面“赌输了”三个字虽然模糊,却像根针,扎得不少人下意识地挺直了背。“这张纸我带了十三年,比任何财务报表都管用。它告诉我,不管行情多好,负债率超过50%,就要停下来想想——钱是赚不完的,但亏得起的只有一次。”
“陈总这话不对!”林晟“腾”地站起来,手里的旧车票被他举得老高,白色的纸页在人群里格外显眼。他的声音带着亢奋,盖过了宴会厅的空调声:“我2000年去深圳,差5万没买房,错过一次;现在四万亿政策托底,县城房价还得涨,这时候不拿地,才是真傻!”
满场的目光瞬间聚焦在林晟身上。他往前凑了凑,把旧车票递到前排,纸页上“当时差5万”的字迹被汗水浸得有些模糊:“陈总,您经历过香港金融危机,但内地不一样——我们有政策,有刚需,只要敢干,就不会亏!您看我,去年还在卖建材,今年就有两个项目,这就是内地的机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