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的余温(2/2)
傍晚的上海,恒基中心顶楼的露台上,风已经带了凉意。陈启棠凭栏站着,手里的字条被风吹得轻轻抖,像一片快要飞起来的枯叶。暮色里,静安寺的鎏金屋顶泛着微光,远处的写字楼亮起点点灯光,陈文博站在他身后,手里的报表上,“恒基中心入住率92%”的数字用红笔圈着,却没敢提“深圳低价写字楼”的事。
“2010年,把内地业务占比再降10%。”陈启棠突然开口,声音在风里有点飘。他把字条举起来,对着暮色看,纸页薄得近乎透明,“房子没了,家也没了”的字迹透过光,像刻在他掌纹里的教训,“内地房企现在拿地太疯,负债率超70%的名单又长了一页,我们不能跟着赌。”
陈文博把报表往身后藏了藏,指尖有点发凉。他想起上个月去深圳考察,那栋写字楼的卖家急着出手,价格比市价低10%,他当时觉得“是机会”,现在看着父亲手里的字条,突然明白——有些机会,其实是陷阱。“那恒基中心的空置楼层,还按原租金租?”他问。
“租,不涨价。”陈启棠把字条叠成方块,放进公文包内侧的小兜,拉严拉链时,金属扣的声音在露台上格外清,“运营要稳,租金要稳,负债率要稳,这三个稳,比任何新项目都金贵。”他转身拍了拍陈文博的肩,“明年你多盯着,记住,潮水退的时候,站得稳的才是赢家。”
夜色漫进县城时,林晟刚到家。刘梅把排骨汤端上桌,热气裹着肉香飘过来,他却没闻到——满脑子都是下午张科长拉他进的“县城地产交流群”,群里有人说“明年可能限购”,还有人发了条新闻链接,“海南国际旅游岛获批,房价要涨”。
“梅子,你看这个!”林晟把手机递过去,屏幕上是群里的聊天记录,“他们说海南要涨,咱们县城这么小,哪会限购?明年鼎盛花园开盘,肯定能卖爆!”他夹了块排骨,嚼得很香,没看见刘梅的手在桌下攥紧了,指甲抠着裤子,留下道白印。
刘梅接过手机,目光扫过“限购”两个字,心里像被霜打了——早上银行柜员说“要是还不上利息,老宅就保不住了”,她没敢说,现在看着林晟的兴奋,更不敢提。她把手机还给林晟,端起碗喝排骨汤,汤里的油花浮在表面,像一封封没拆的告急信,她不敢看。
林晟还在说鼎盛花园的规划,说要请最好的设计师,做县城最大的售楼处。窗外的夜色里,县城的灯渐渐亮起来,像撒在黑夜里的碎钻,他觉得那些都是他的,触手可及。手机群里的消息还在跳,有人说“四万亿刚放,限购是谣言”,他笑着点赞,没看见陈启棠在上海的露台上,正把字条锁进公文包——那是两个时代的选择,一个在抢跑,一个在收脚。
夜深时,林晟睡着了,手机还亮着,群里最后一条消息是“明年肯定涨,赶紧拿地”。刘梅坐在床边,摸了摸毛衣领口的利息单,凉得像块冰。她看着林晟的睡颜,突然觉得,2009年的余温,像最后一口热汤,喝下去暖不了多久,冬天就要来了。而那面挂在城东的铁牌,红漆在夜里暗下去,像个没说出口的警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