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静安寺的租金(2/2)
老会计端着杯温水进来,手里攥着张皱巴巴的账单——小学项目尾款还欠5万,供应商昨天又来催,说再不付钱就拉走没装的门窗。他看见林晟盯着规划图,话到嘴边又咽回去——上次他提超支,林晟把账本扔在地上,骂他“不懂抓机会,就会算小账”。
“林总,鼎盛花园的设计费付了,打地基的钱……”老会计把温水放在桌上,账单藏在身后,指尖攥得发白。
“钱不是问题。”林晟没回头,从抽屉里拿出一叠空白认筹协议,“让周婷明天就推,5万抵10万,跟上次小学项目一样,先收钱再补手续。”他把旧车票钉在规划图旁边,图钉扎破了纸角,他不在意,反而拍了拍:“你看陈启棠,年纪大了胆子也小了,我们不一样,这次必须抓住机会,不能再像2000年那样,差5万就错过买房。”
老会计看着车票上的破角,心里像压了块湿泥。他想起昨天去银行,柜员说“最近资金紧,优先给大企业放款”,恒基这样的港资企业,银行都主动上门,可林晟上次申请贷款,连材料都没通过。这些话他不敢说,只能把账单塞进铁皮盒——盒子里已经有六张超支明细,每张都记着林晟不愿面对的窟窿。
上海的礼炮声透过电视传过来,林晟烦躁地换了台,正好是财经新闻,说“恒基模式受资本青睐,多家基金有意合作”。他“嗤”了一声,拿起认筹协议往包里塞:“合作?不过是赚得慢的借口。我们鼎盛花园,不用基金,靠认筹就能盘活。”
露台的风大了,陈启棠把字条叠好,放回公文包的小兜,拉链拉得严丝合缝。陈文博走过来,说有租户想加租续约,问要不要涨点。“不用。”陈启棠摇头,指着恒基中心的玻璃幕墙,“你看这玻璃,擦得再亮,也得留道缝透气,不然会炸。我们做生意,也得留缝。”
县城的办公室里,林晟把认筹协议递给周婷,催她明天就去小区发。老会计收拾桌子时,看见被风吹到地上的账单,上面“欠5万”的字迹被踩了个黑印——是林晟刚才踱步时踩的。他弯腰捡起,叠得方方正正,放进铁皮盒,锁上时,听见林晟在跟周婷说:“别管什么预售证,先把钱收上来再说。”
静安寺的银杏叶还在落,陈启棠站在露台,看着夕阳把天空染成橘红。他掏出紫砂杯,喝了口凉透的普洱,舌尖泛起涩味——像1997年那个暴雨夜,李伯伯递给他的那杯苦茶。而千里之外的县城,林晟正对着规划图笑,旧车票上的破角被风吹得晃,像个没人看见的警告,在油印的“20%收益”旁,悄悄蜷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