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跟投人的分红(1/2)
2009年2月的阳光,终于卸了冬里的冷意,斜斜地照进国信地产的走廊。窗台上的绿萝是去年幸福里开工时周磊送的,当时还只有两片嫩叶,现在已爬满了半面窗,嫩绿水珠挂在新抽的芽尖上,映着财务科门口飘来的细碎声响——年轻员工的笑谈里裹着兴奋,老员工的搪瓷杯碰撞声却透着些滞涩。
财务科的老张搬着现金箱出来时,箱锁“咔嗒”一声,走廊瞬间静了半秒。“周磊,你那1万能分8000!”小吴凑上去扒着箱缝看,声音亮得扎耳,“我才投5000,早知道多掏点!”周磊穿着洗得发白的工装夹克,袖口还沾着点水泥灰,闻言挠了挠头,手不自觉摸了摸兜里的全家福——上周刚拍的,老婆挺着孕肚,笑得眼睛弯成缝。
李芳站在走廊尽头的开水间门口,手里攥着个搪瓷杯,杯沿磕了个缺口,杯身“先进工作者”的红字被岁月磨得发淡。这杯子是十年前得的,那年她是厂里最年轻的劳模,披红戴花站在主席台上,台下的人都喊她“李能手”。现在她看着那群围着现金箱的年轻人,手指反复摩挲着杯底的防滑纹,热水早凉了,心里却像揣着块冰。
周磊是第一个领到分红的。老张递给他个牛皮纸信封,厚度让他愣了愣。他没立刻拆,先往赵山河办公室走,路过开水间时,跟李芳打了个招呼:“李姐,你也来领分红啊?”李芳勉强笑了笑,没应声,看着他的背影,想起去年跟投报名时,自己当着全科室的面说“国企凭啥让我们掏养老钱”,现在脸有点发烫。
“赵总,分红我领了。”周磊推开门,阳光刚好落在赵山河桌上——蓝色文件夹摊开着,里面夹着张泛黄的字条,是老领导退休前写的“守规矩难,守人心更难”,旁边的跟投制方案上,有几处用铅笔圈的批注,比如“老员工可设梯度投额”,墨迹还没干。赵山河手边放着个白色药瓶,标签上写着“谷维素片”,是治失眠的——上周班子会,王建军还跟他吵,说跟投制“搞特殊化,容易闹矛盾”。
“拆开看看,对不对得上数。”赵山河合上文件夹,指了指周磊手里的信封。周磊拆开,8000块现金叠得整齐,明细单上的红圈格外扎眼。他突然想起去年报名时,赵山河在他申请表上附的风险提示单,当时他揣着刚攒的1万,心里打鼓,赵山河拍了拍他的肩:“保障房有政府兜底,但风险得自己担,想清楚再签。”现在看着钱,他突然掏出兜里的全家福,对着照片笑:“能给我老婆买个孕妇枕了。”
赵山河看着照片,也笑了,伸手拿起药瓶,倒出两片药,就着凉白开咽了:“幸福里提前完工,政府给了笔质量奖金,算在分红里了。下次安居苑项目,你要是还想投,提前跟我说。”
周磊刚要走,就看见李芳站在门口,搪瓷杯攥得更紧了,指节泛白。他识趣地退出去,顺手带了门。
“赵总,我……”李芳走进来,目光先落在赵山河手边的药瓶上,又飞快移到蓝色文件夹上,“我想问问,安居苑的跟投,能不能让我补投?去年我是……我是没想明白,现在看幸福里这么稳,我也想试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