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破冰之刃与暗流初涌(2/2)
“苏瑾,”林晓月叫她的名字,声音清晰而有力,“如果我给你一个机会,一个可以让你演唱属于你自己风格歌曲的机会,但前提是,你需要学会如何将你的‘执拗’用在打磨作品上,而不是对抗团队上,你愿意尝试吗?”
空气仿佛凝固了。阳光透过百叶窗,在两人之间投下明明暗暗的光影。
苏瑾猛地抬起头,眼中的冰层彻底碎裂,流露出震惊、犹豫,以及一丝被深深压抑的、名为希望的火苗。她张了张嘴,似乎想说什么,却又咽了回去,只是重重地点了点头,喉咙里发出一声轻微的:“……嗯。”
“好。”林晓月露出一抹浅淡的笑容,“具体方案我还在构思,需要和制作部、经纪部沟通。在这之前,你原来的训练计划照旧,但可以开始系统地整理你的原创作品,思考如何将它们变得更完整,更具备舞台感染力。能做到吗?”
“能!”这一次,苏瑾的回答毫不犹豫,声音里带着一丝颤抖,却是坚定的。
送走眼神复杂、步伐却明显轻快了几分的苏瑾,林晓月靠在椅背上,长长舒了一口气。第一步,算是迈出去了。但她知道,更难的还在后面。如何说服制作部为这样一个“问题艺人”倾斜资源?如何定位她的风格?如何应对王总那边必然的阻力?
正思索间,赵小暖又像只快乐的小鸟一样飞了进来,这次怀里抱着的不是文件,而是一个有些年头的硬皮笔记本。
“大佬!你看我发现了什么!”她兴奋地将笔记本放在林晓月桌上,献宝似的打开,“我在旧资料库最里面一个落满灰尘的箱子里找到的!是几年前公司一个被砍掉的动画电影项目《山海幻想录》的原始设定集和部分概念图!”
林晓月好奇地接过来。笔记本的纸页已经泛黄,但上面手绘的奇珍异兽、瑰丽山河却依然栩栩如生,充满了磅礴的想象力和独特的东方美学韵味。故事大纲虽然粗糙,但构建的世界观宏大而有趣,将《山海经》的传说与少年冒险的故事巧妙结合。
“这个项目当时为什么被砍了?”林晓月问道,手指拂过画纸上那只威风凛凛的、脚踏祥云的白泽,心头莫名一动。
“听说是因为当时评估制作成本太高,周期太长,风险太大,而且那时候市场更追捧低幼合家欢或者欧美风格的3d动画。”赵小暖撇撇嘴,“好可惜啊,我觉得这些设定比现在很多流水线动画强多了!”
林晓月一页页翻看着,那些沉睡在故纸堆里的奇思妙想,仿佛透过时光,与她的思维产生了共鸣。这个世界的文娱产业,在追逐短期热点和模仿国外成功模式上不遗余力,却恰恰忽略了自己文化宝库中蕴藏的、最具差异化和生命力的瑰宝。
苏瑾独特的音乐风格, 《山海幻想录》被尘封的东方奇幻世界……一个模糊的、大胆的念头,如同散落的珍珠,开始在她脑海中寻找串联的丝线。
或许,星耀的破局之路,不在于追赶潮流,而在于……开创潮流?
就在这时,她的电脑屏幕右下角,弹出了一条行业快讯推送——
【寰宇集团旗下“寰宇影业”宣布启动S+级古装仙侠巨制《九霄凌云录》,由当红顶流担纲,顶级Ip改编,预计投入制作经费创行业新高。】
寰宇……顾云深。
林晓月看着那条推送,眼神微凝。顾云深的动作很快,一如既往地瞄准了最大众、最稳妥的赛道。而她的面前,却是一条布满荆棘、无人看好的荒芜小径。
压力如同无形的潮水,悄然漫上心头
下节:提案风波与窗外的“猎人”
几天后,星耀文娱季度项目评审会。
会议室里气氛凝重。王总照例坐在主位,脸上挂着程式化的笑容,但眼神深处却藏着一丝冷意。各部门主管正襟危坐,等待着新一轮的项目汇报与资源争夺。
林晓月坐在王总右手边,面前放着一份薄薄的,却凝聚了她这几天全部心血的提案书。
轮到她就近期观察和思考进行汇报时,她站起身,没有使用花哨的ppt,只是将那份《山海幻想录》的原始设定集摊开在会议桌中央,然后将苏瑾那首《逆风行》的小样,通过会议室的音响,播放了一小段。
空灵而略带沙哑的嗓音,配合着充满力量感与叙事性的旋律,在安静的会议室里回荡,与画册上那些瑰丽的异兽奇景产生了某种奇妙的化学反应。
“……各位,这是我们星耀曾经放弃的宝藏,和一个被我们评估体系定义为‘问题’的练习生。”林晓月的声音清晰而平稳,目光扫过在场神色各异的众人,“市场正在发生变化。观众对千篇一律的工业化产品开始产生审美疲劳,他们渴望真诚,渴望独特,渴望能触动内心的文化认同。”
她指着设定集上的白泽和夔牛:“《山海经》是我们的文化根脉,拥有取之不尽的创意源泉。而苏瑾的音乐,充满了现代年轻人特有的孤独、挣扎与追寻,具有强烈的共情潜力。我认为,我们可以尝试一个全新的项目——以《山海幻想录》的Ip为核心,打造一部高质量的概念动画短片,由苏瑾创作并演唱主题曲及推广曲,将东方奇幻美学与具有现实感的现代音乐相结合,形成一个独特的‘视听’品牌概念,进行小范围、精准化的市场测试。”
她的话音落下,会议室里陷入了一片死寂。
几秒钟后,窃窃私语声如同蚊蚋般响起。
制作部总监首先发难,眉头紧锁:“沈副总,您的想法很大胆。但是,《山海幻想录》这个项目当年经过严格评估,风险极高。现在重启, aniation 制作成本依然是个无底洞!而且用一个毫无名气的练习生来扛大梁,这……这简直是儿戏!”
艺人经纪部的张总监也面露难色:“苏瑾的性格和能力,是否足以支撑这么重要的项目,我们需要慎重评估。万一搞砸了,对公司的声誉……”
“是啊,沈副总,年轻人有想法是好的,但也要考虑公司的实际情况。”王总终于开口,脸上带着长辈式的、看似宽容实则轻蔑的笑容,“这种小而美的项目,听起来不错,但投入产出比如何?能带来实际的利润吗?我们现在需要的是能立刻提振业绩的拳头产品,而不是这种……艺术实验。”
质疑声如同冰雹,劈头盖脸地砸来。
林晓月静静地站着,感受着四面八方投来的或怀疑、或嘲讽、或担忧的目光。她早就预料到会是这样。在固有的利益格局和思维定式面前,任何新的东西,首先迎接的必然是阻力。
她没有激动,也没有退缩,只是等声音稍歇,才缓缓开口,语气依旧平静,却多了一份不容置疑的力度:
“王总,各位总监。我理解大家的顾虑。正因为星耀目前的‘实际情况’不容乐观,我们才更需要寻找差异化的破局点。跟在寰宇那样的大公司后面,做同质化的项目,我们有多少胜算?”
她提到“寰宇”,让王总的脸色微微变了一下。
“所谓‘艺术实验’,如果成功,就是引领市场的‘创新’。投入方面,我提议的不是立刻启动长篇动画,而是一部投入可控的、精品化的概念短片,旨在测试市场水温,打造口碑。至于苏瑾……”林晓月目光转向张总监,“她的‘问题’,在于她的才华不被现有的框架认可。我们需要做的,不是扼杀她的独特性,而是为她找到合适的表达方式和舞台。我相信,一个真诚的、有才华的‘问题’,远比一个完美的、空洞的‘标准答案’,更能打动今天的观众。”
她拿起苏瑾的数据报告:“这是她个人社交账号的粉丝互动数据分析,虽然基数小,但粘性极高,这说明她已经初步具备了吸引特定人群的能力。我们要做的,是放大这种能力,而不是用‘没有名气’来否定她未来的可能性。”
会议室内再次陷入沉默。有人若有所思,有人依旧不以为然。
王总脸上的笑容淡去了,他盯着林晓月,眼神锐利了几分:“沈副总的决心,我很欣赏。但是,公司资源有限,每一个项目都需要经过严格的可行性论证。你这个提案,过于理想化了。”
“可行性报告和初步的预算方案,我会在下周提交。”林晓月迎着他的目光,毫不退让,“我希望,届时能有一个基于数据和逻辑,而非固有印象的公平讨论。”
会议在不欢而散的气氛中结束。林晓月的提案,像一颗投入深潭的石子,虽然未能立刻改变大局,但那激起的涟漪,却让很多人心中固有的坚冰,出现了细微的裂痕。
她知道,这只是一场漫长战役的开始。
傍晚时分,林晓月拖着略显疲惫的身躯,站在办公室的落地窗前。城市的霓虹次第亮起,勾勒出冰冷而繁华的轮廓。一场秋雨不期而至,淅淅沥沥地敲打在玻璃上,划出一道道蜿蜒的水痕,如同她此刻纷乱的心绪。
今天在会上,她看似据理力争,寸步不让,但只有她自己知道,面对那些根深蒂固的偏见和庞大的阻力,她内心深处并非毫无动摇。这条路,真的能走通吗?依靠这些被遗弃的“废案”和被评估为“问题”的人?
就在她出神之际,放在桌上的手机屏幕忽然亮起,是一条来自未知号码的短信,内容简短,却让她瞳孔骤然收缩——
“小心王至诚,他与‘星瀚资本’接触频繁。”
星瀚资本……一个在业内以手段激进、擅长资本运作而闻名的投资公司。他们怎么会和王总扯上关系?这条匿名短信是谁发的?是警告,还是……另一个陷阱?
林晓月猛地抬头,目光穿透被雨水模糊的玻璃,试图看清楼下那川流不息的车灯洪流。恍惚间,她似乎感觉到,在这座城市的某个角落,有一双冷静而锐利的眼睛,正穿越这迷蒙的雨幕,静静地注视着星耀,注视着她这间亮着灯的办公室。
如同丛林深处,经验丰富的猎人,正在评估着猎物的一举一动,等待着最佳的攻击时机。
是顾云深吗?还是……其他隐藏在暗处的对手?
风雨已至,暗流汹涌。她这只被迫推上前台的“菜鸟”,不仅要面对内部的明枪暗箭,还要警惕来自外部的虎视眈眈。
她握紧了手机,冰凉的金属触感让她纷乱的心绪慢慢沉淀下来,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被挑战激起的、更加坚定的斗志。
游戏,似乎越来越有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