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游竞技 > 异能觉醒之记忆编织 > 第126章 冰封之心与理性之锚

第126章 冰封之心与理性之锚(2/2)

目录

“苏晓。”李曼认出了她,目光扫过旁边的赵磊,带着一丝警惕,“我没兴趣打架,至少现在没有。”

“那你来做什么?平衡会派你来侦察‘星火’的虚实?”苏晓追问。

“平衡会?”李曼嘴角扯起一个嘲讽的弧度,“那个组织,现在恐怕自身难保了。”

她的话让苏晓和赵磊都是一愣。

“什么意思?”

“陈默疯了。”李曼的声音低沉下去,带着一丝压抑的痛苦,“他彻底沉迷于那个‘复活’计划,动用了平衡会几乎所有的资源,甚至……开始抽取核心成员的精神力,去维持那个该死的‘记忆核心’的稳定!他说这是必要的牺牲,是为了更伟大的目标……”

苏晓和赵磊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彼此眼中的震惊。陈默竟然偏执到了这个地步?

“所以你是逃出来的?”赵磊忍不住问道。

李曼没有直接回答,而是看向苏晓,眼神锐利起来:“我来,是因为我监测到这边出现了异常强大的、涉及规则层面的能量波动。是林野,对不对?他……他是不是变得不一样了?”

苏晓心中凛然,李曼的感知竟然如此敏锐?

“这与你无关。”

“有关!”李曼上前一步,语气带着一种近乎绝望的急切,“陈默的计划需要强大的‘记忆编织’能力作为引导和稳定器!他原本就在寻找林野,现在林野如果真如我感知的那样……拥有了更强大的力量,陈默绝不会放过他!他会不惜一切代价来抓林野!”

她顿了顿,声音更低,几乎耳语:“而且……陈默不知道从哪里得到了‘普罗米修斯之手’的技术支持,他现在能做的,远不止删除记忆那么简单……他可能在尝试……‘重构现实’!”

重构现实?!苏晓和赵磊倒吸一口凉气。这已经超出了他们对异能认知的极限!

“告诉我,林野现在到底怎么样了?”李曼紧紧盯着苏晓,“他还能保持清醒吗?还是已经……”

就在这时,一个平静无波的声音在三人的通讯器中同时响起,是林野。

“目标李曼,情绪波动指数:焦虑87%,恐惧65%,绝望53%。言语信息与生理反应匹配度较高,初步判断其提供情报可信度超过80%。建议将其带回进行进一步信息提取与验证。”

李曼浑身一僵,猛地抬头四顾,却看不到林野的身影。她脸上闪过一丝惊骇:“他……他……”

“他就在基地里。”苏晓复杂地看着她,“正如你猜测的,他‘不一样’了。”

将李曼带回基地内部,经过严格的检查和消毒程序后,她被带到了一个隔离观察室。炬火、夜枭、苏晓以及通过监控实时参与的林野,构成了审讯(或者说信息验证)小组。

李曼将她所知的和盘托出:陈默如何与一个自称来自“普罗米修斯之手”的“引荐人”接触,如何获得了远超当前时代的能量提取与转化技术,如何利用这些技术强行稳定并扩张那个源自“零号事件”残留物和其家人执念融合形成的“记忆核心”,以及他如何计划利用小雅的“记忆可视化”和强大的“记忆编织”能力,将这个核心“覆盖”到现实层面,从而“复活”他记忆中的家人,哪怕代价可能是撕裂现有的现实结构。

“……他称之为‘新伊甸’计划。”李曼苦涩地说,“他认为现有的世界是扭曲的,充满了痛苦和失去,唯有按照他的记忆重构,才能获得完美。他已经听不进任何劝告了,任何反对的声音,都会被他视为需要清除的‘杂质’。”

观察室内一片沉默。陈默的疯狂远超他们之前的想象,而且竟然还与“普罗米修斯之手”勾结在了一起。

“分析完毕。”林野的声音打破寂静,“李曼提供的信息,与基地数据库内关于‘记忆核心’不稳定性的研究资料、‘普罗米修斯之手’已知技术倾向、以及陈默个体行为模式预测模型,吻合度达到91.5%。‘新伊甸’计划可行性评估:在获得足够能量与核心引导的前提下,理论成功率为18.7%。但对当前现实结构稳定性破坏概率:100%。结论:该计划为极高风险项目,必须阻止。”

他的分析冰冷而客观,将一场可能波及无数人命运的灾难,简化成了一串数据和概率。

“我们能做什么?”炬火沉声问。

“最佳策略:在陈默完成最终准备前,定位并摧毁‘记忆核心’。”林野回答,“根据李曼提供的信息及空间波动残留逆向追踪,已初步锁定陈默当前活跃区域坐标。需要组织精锐小队执行突袭任务。”

他的目光(通过监控)扫过众人,最后落在了苏晓和李曼身上。

“建议小队成员:苏晓(基石烙印提供远程感知与稳定),李曼(空间跳跃能力提供战术机动性,且其对目标区域熟悉),赵磊(近距离武力支援)。我将提供实时战术指挥与必要时的规则层面干扰。”

他顿了顿,星璇般的瞳孔似乎微微转动,看向了隔离室内的李曼。

“李曼同志,你的空间跳跃能力存在百分之十二的能量溢出,导致每次跳跃后会有0.3秒的僵直。我可以帮你优化。”

李曼愣住了,看着屏幕上那双非人的眼睛,一时不知该如何回应。这种时候,他想到的竟然是……优化她的异能?

苏晓看着屏幕中的林野,他高效地制定着计划,冷静地分配着任务,甚至“贴心”地要为临时队友优化能力。一切都完美符合逻辑,都是为了“提升任务成功率”。

但不知为何,苏晓却感觉到一股寒意从心底升起。

他像是一个最顶级的棋手,冷漠地移动着棋盘上的棋子,包括他自己。为了赢下这盘棋,他可以运用任何手段,优化任何“变量”。

而他们这些“棋子”,包括她苏晓,在他那绝对理性的棋局中,是否也仅仅是……“符合逻辑”的消耗品?

他冰封的心外面,那层理性的壁垒,似乎比他们想象的还要厚重,还要……坚固。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