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东北往事:江湖人生 > 第312章 王建军的视野

第312章 王建军的视野(1/2)

目录

北林市公安局副局长办公室的窗户,正对着一条新修的主干道。窗外车水马龙,高楼林立,阳光照在崭新的玻璃幕墙上,反射出刺眼的光。王建军站在窗前,手里端着一杯早已凉透的茶,目光却没有聚焦在眼前的繁华景象上,而是有些悠远,仿佛穿透了时空,看到了几年前那个混乱、野蛮却又带着某种畸形成长力的北林。

办公桌上,摊开放着一份新送来的卷宗,标题是《关于“北林商贸城”项目后续资产处置及遗留问题的情况说明》。商贸城,这个曾经象征着陈山河巅峰权势,也最终成为压垮他帝国的最后一根稻草的项目,如今已经易主,被南方来的资本集团全面接管,正在以另一种更“规范”的方式运营着。

打掉陈山河,是王建军职业生涯中最浓墨重彩的一笔。他亲自带队冲进王朝歌舞厅,亲手给那个不可一世的枭雄戴上手铐,看着他被审判,被投进监狱。专项工作组因此受到嘉奖,他也得以晋升,坐进了这间宽敞的办公室。表面上看,他赢了,赢得干净利落,维护了法律的尊严,还了北林市一片“朗朗乾坤”。

但王建军心里清楚,事情远没有结束。

陈山河团伙的覆灭,更像是一次精准的外科手术,切除了一个已经扩散、危及社会机体的恶性肿瘤。手术很成功,但产生这颗肿瘤的土壤和环境,似乎并未得到根本性的改善。他办公桌抽屉里,锁着几份新的线报和初步调查材料,涉及的是几个新兴的、行事风格与陈山河截然不同的“公司”。

这些“公司”表面上合法经营,注册资金雄厚,老板通常是戴着金丝眼镜、满口经济术语的“企业家”。但他们涉足的领域——建筑土方、拆迁清理、特定行业的物资供应——却总是伴随着一些“意外”。竞争对手会突然遭遇税务稽查或环保风暴;不肯签协议的钉子户会莫名其妙地被断水断电,或者家门口堆满垃圾;投标过程中,总有些实力稍逊的公司会“主动”退出。

手段更隐蔽,更“合法”,也更难抓到把柄。他们不再使用陈山河那种街头火并、暴力收账的原始方式,而是学会了利用规则,甚至操纵规则。他们背后若隐若现的,不再是“四爷”那样的传统江湖大佬,而是更复杂的利益网络,可能牵扯到某些手握实权的官员,或者像吴先生那样,来自域外、资本雄厚、背景成谜的“白手套”。

王建军端起冷茶喝了一口,苦涩的滋味在口腔里蔓延。他想起了在陈山河案中神秘出现又神秘消失的吴先生。他动用了不少关系去追查,但线索到了南方某个经济特区就断了。那个吴先生仿佛人间蒸发,又或者改头换面,以另一个身份,在另一个舞台上继续着他的游戏。陈山河,某种程度上,不过是吴先生这类资本势力在北林这个特定时期、特定环境下,用来开疆拓土和清理障碍的一把刀,用完了,也就被丢弃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