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9章 胡小军的适应(1/2)
与耿大壮沉重而缓慢的转变不同,关于胡小军的消息,则带着一种更符合他性格的灵活与生机。
消息是通过一个刚刚刑满释放、曾与胡小军在同一个监狱服刑的诈骗犯带出来的。那人在出狱前,不知通过什么渠道知道了陈山河与胡小军的关系,特意在最后一次放风时,凑到陈山河身边,留下了几句话。
“山哥,我见过小军哥。”那人的语气带着几分讨好,也带着几分真实的感慨,“他混得……跟我们不一样。”
陈山河看向他,示意他继续说下去。
“小军哥刑期不算太长,他进去得也早,表现好,减了几次刑。”那人语速很快,声音压得极低,“他没在重体力车间,被分到了监狱的文艺队。”
文艺队?陈山河微微一怔。他想象了一下胡小军那瘦小的身材和机灵的眼神,在舞台上表演的样子,感觉有些违和,又似乎……在意料之中。胡小军从来不是靠力气吃饭的人,他的长处在于察言观色、打听消息和随机应变。
“文艺队轻松啊,不用天天在车间耗着。”那人啧啧道,“小军哥脑子活,会来事,在里面写写画画,排个小品,搞个合唱,听说还挺受管教干部看重。过年过节搞晚会,他是骨干,能张罗。”
陈山河默默听着。他能想象出胡小军在那种环境里如鱼得水的样子。他懂得看人脸色,懂得迎合上意,又有点小才艺,在监狱这种强调“积极改造”的氛围里,确实能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这不像耿大壮,需要硬碰硬地改变自己;胡小军只是将他过去在江湖上用来打探消息、周旋各方的技能,用在了另一个舞台上。
“他……提起过什么吗?”陈山河问。
“提过!”那人连忙点头,“就我出来前,他还偷偷找过我,说要是能碰上山哥您,给您带句话。”
陈山河的心提了一下。
“他说,”那人回忆着,“他在里面一切都好,让您别挂念。他说他算过日子,再有一年多,最多两年,就能出去了。他还说……”那人顿了顿,似乎在组织语言,“他说他以前胆子小,总怕事,但跟着您,他没后悔过。等出去了,他找个没人认识的地方,老老实实过日子,绝不再沾那些是是非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