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3章 隐忍与反击(1/2)
孙德才被陈山河那一眼看得心胆俱寒,一连几天都绕着陈山河走,不敢再轻易挑衅。但他“号长”的权威受到了公开的动摇,这口气他咽不下去,尤其是在几个跟他不对付的犯人若有若无的嘲笑目光下,他感觉脸上火辣辣的。他必须找回场子,但又不敢再直接触碰陈山河的家人底线。他需要找一个更“合法”、更不容易被抓住把柄的方式。
机会很快来了。
监狱工厂接到一批加急订单,工期紧,任务重。狱方下了死命令,必须按时保质完成,各监区小组之间无形中形成了竞争。孙德才作为小组负责人,觉得这是一个好机会。他可以在生产安排上做手脚,让陈山河完不成任务,或者出错,然后借机用监狱的规章制度来惩罚他,名正言顺。
他分配给陈山河一批极其复杂的工序,并且故意将检验标准说得含糊不清。这批活计不仅要求高超的技术,还需要对布料特性有很深的理解,稍有差池,整批货都可能报废。孙德才盘算着,陈山河一个打架斗殴出身的混混,怎么可能玩得转这种精细活?到时候出了纰漏,他就可以上报管教,给陈山河扣上个“破坏生产”、“消极怠工”的帽子,关禁闭、扣分,都能让他吃尽苦头。
陈山河拿到任务,看着那堆如同天书般的工艺单和娇贵易损的布料,眉头微微皱起。他确实不擅长这个。但他没有说什么,只是更加沉默地坐在了工位上。
他知道自己技术不足,就用时间来弥补。别人下工休息,他申请延长工时(在允许范围内);别人吃饭闲聊,他一边啃着馒头,一边对着工艺单和样品反复研究;他甚至利用放风时间,偷偷观察车间里技术最好的几个老犯人是怎么操作的。他的眼睛因为长时间专注而布满血丝,手指被针扎破了无数次,缠上胶布继续干。
孙德才冷眼旁观,心里冷笑,认为陈山河这是在垂死挣扎。他等着看笑话。
然而,几天过去,预想中的大批次品并没有出现。陈山河负责的那部分工序,进度虽然不算最快,但质量却异常稳定,甚至比一些老犯人都要精细。他仿佛把当年在街头争霸时的那股狠劲和钻研精神,全部用在了这小小的缝纫机针脚上。他不懂就问(问那些不隶属于孙德才势力的技术好的犯人),不会就学,硬是靠着这股韧劲,啃下了这块硬骨头。
孙德才的计划再次落空,气得暗中咬牙。他检查着陈山河交上来的成品,几乎挑不出任何毛病。这让他感觉自己一拳打在了棉花上,还差点闪了腰。
加急任务终于如期完成,监区受到了表扬。按理说,这事就该过去了。但陈山河心里那根被触动的弦,并没有放松。他知道,孙德才不会就此罢休。一味地隐忍,只会让对方觉得自己可欺,变本加厉。他需要一次精准的反击,不是为了争勇斗狠,而是为了在这监狱里赢得最基本的、不受无故欺压的生存空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