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非法集资?(2/2)
一直密切关注着陈山河集团动向的苏丽,凭借其记者敏锐的嗅觉,很快察觉到了市面上一些不寻常的资金流动传言,以及少数商户老板闪烁其词的担忧。她隐约感觉到,陈山河在风光中标之后,似乎正面临着巨大的、不为人知的财务困境,并且可能正在采用一种极其危险的方式应对。
她没有确凿证据,无法进行公开报道,但职业责任感和某种难以言喻的关切,促使她写下了一份内容详实、逻辑清晰的内参报告,直接递交给了报社主编和市委宣传部相关领导。在报告中,她并未直接指控陈山河非法集资,而是以“北林商贸城项目融资模式潜在风险探析”为题,尖锐地指出了某些企业可能在项目资金不足的情况下,游走法律边缘进行内部或关联方融资,其高息承诺和资金链的脆弱性,可能引发区域性金融风险和社会不稳定因素,建议有关部门予以关注和提前介入防范。
这份内参,如同一声低沉却清晰的警钟,在某个特定的圈子内敲响了。
几乎在同一时间,王建军办公室的桌面上,也收到了类似的情报汇总。虽然缺乏直接证据,但多条线索都指向陈山河集团正在进行的秘密融资活动。
王建军看着情报,脸上没有任何意外的表情,只有一种“果然如此”的冰冷。他拿起红色铅笔,在陈山河的名字旁边,重重地写下了四个字:
“资金链断裂?”
然后,在这四个字后面,画上了一个巨大的问号和一个指向“非法集资”的箭头。
陈山河为了维系庞然大物般的商贸城项目和自身的生存,终于迈出了这危险的一步。他自以为隐秘的行动,已然暴露在阳光下的审视与阴影中的窥探之下。非法集资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已经悬停在他的头顶,而那根纤细的马鬃,正在风中微微颤动。危机的引信,被他自己亲手点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