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项目启动(1/2)
尽管那份如同枷锁般的补充协议如同阴云般笼罩在头顶,但商贸城项目这台庞大的机器,还是在各方力量的复杂博弈与相互掣肘中,艰难地启动了。箭已离弦,没有回头路可走。
城东那片曾经遍布低矮平房和小型作坊的土地,如今已被彻底推平,视野豁然开朗。巨大的工地被印着“远景山河”Logo的蓝色挡板围了起来,几台高大的打桩机如同钢铁巨兽般矗立在场地中央,发出沉闷而富有节奏的轰鸣声,将一根根粗壮的混凝土桩基深深砸入北林的土地。土方车辆进进出出,卷起漫天尘土,空气中弥漫着柴油、泥土和钢筋铁锈的粗粝气息。
一场形式大于意义的项目启动仪式,在工地边缘临时搭建的主席台上仓促举行。吴天佑没有露面,只派了他那位沉默寡言的助理作为代表。陈山河作为本地合作方的代表,发表了简短而公式化的讲话,强调了对项目质量的重视和对北林未来的信心,言辞谨慎,避开了所有可能引发联想的敏感词。台下,除了少数几家关系密切的媒体,更多的是各方势力派来观察风向的眼线。
仪式结束,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按照协议,项目公司“北林远景山河”由吴天佑方面派来的一个姓钱的cEo全面负责,此人四十多岁,海外留学背景,言谈举止充满了职业经理人的精致与冷漠,对北林的实际情况几乎一无所知,却牢牢把控着财务审批和重大决策权。
矛盾几乎是从第一天就爆发了。
钱cEo拿着总部的预算,坚持所有主要建材必须采用国际知名品牌,认为这关乎项目“品质形象”。而刘卫东则据理力争,认为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应优先考虑性价比和本地供应链的支持,既能降低成本,也能维系北林本地关系。
“刘总,总部的标准不能降低。我们不能为了节省一点成本,牺牲项目的长期价值。”钱cEo扶了扶金丝眼镜,语气没有任何商量余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