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东北往事:江湖人生 > 第210章 匿名举报

第210章 匿名举报(1/2)

目录

胡小军冒险带回来的那些碎片化、未经证实的黑料,如同几块棱角尖锐却无法拼凑成型的碎玻璃,握在手里扎得生疼,却无法作为致命的武器掷出。强攻宏图集团这堵高墙的计划暂时受挫,但陈山河绝不会坐以待毙。明的不行,便来暗的;直接的攻击无效,便用更迂回、更广泛的方式制造混乱。

在陈山河的授意下,刘卫东开始行动。他没有再试图去获取更确凿的证据——那需要时间和运气,而他们最缺的就是时间。他转而利用手中现有的这些“传闻”和“线索”,进行了一场精心策划的舆论和心理攻势。

首先,几封措辞严谨、引用了部分“内部人士透露”细节的匿名举报信,通过不同的渠道,被分别寄送到了省纪委、省发改委纪检组以及北林市纪委。信中重点提及了宏图集团郑副总对古玩字画的“特殊癖好”及其夫人在关联艺术品公司的干股问题,暗示可能存在利益输送和洗钱行为;同时,也含糊地提到了宏图集团在省内其他项目上可能存在的“不规范竞争手段”。

这些举报信没有提供任何实证,但其指向性明确,细节具有一定可信度(得益于胡小军冒险打探到的信息),足以引起相关部门的注意和初步内部核查。哪怕最终查无实据,这个过程本身,就足以让宏图集团内部,特别是那位郑副总,感到紧张和困扰,分散其应对竞标的精力。

紧接着,刘卫东又将这些“黑料”,以“业内消息人士”爆料的形式,巧妙地透露给了几家与北林市有业务往来、且以敢于报道企业负面新闻闻名的南方财经媒体记者。与寄给纪委的举报信不同,提供给媒体的信息更侧重于宏图集团“高负债下的激进扩张”以及“疑似利用不正当手段排挤竞争对手”的商业伦理问题。

很快,一些捕风捉影的报道开始在网络论坛和个别南方小报上出现。标题耸动,内容模糊,但核心都指向宏图集团及其高管可能存在的“问题”。这些报道在主流层面尚未引起波澜,但在特定的商业圈子和关注北林商贸城项目的相关人士中,却开始悄然流传。

宏图集团的反应比预想的还要迅速和强硬。他们立刻发表了措辞严厉的声明,否认所有“不实指控”,并宣称将保留追究造谣者法律责任的权利。同时,他们显然动用了自身的媒体关系,开始压制和澄清这些负面传闻。

然而,泼出去的水,终究难以完全收回。怀疑的种子一旦播下,便会在某些人心中悄然生根。尤其是在商贸城项目招标这个敏感时刻,任何关于竞标者的负面风声,都可能影响到评审专家的观感和决策。

陈山河坐在王朝顶楼,看着刘卫东收集来的、关于宏图集团紧急公关的剪报和网络信息汇总,脸上没有任何表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