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东北往事:江湖人生 > 第184章 商业转型

第184章 商业转型(2/2)

目录

耿大壮虽然对条条框框有些不耐烦,但也知道这是大势所趋,瓮声瓮气地应道:“行,我盯着他们!”

“歌舞厅这边,”陈山河看向一直安静坐在沙发上的赵红梅,“红梅,明面上的老板还是你。以后要更加注意,场子里绝不允许出现毒品,赌博也不行。多搞点正经的歌舞表演,乐队演出,把它真正变成一个高档、安全的娱乐场所。相关的文化经营许可证、消防、卫生这些,你亲自去跑,该打点的正常打点,务必让所有手续齐全。”

赵红梅沉稳地点点头:“我明白,山河哥。我会处理好。”

商业转型的蓝图,在血腥立威之后,被清晰地勾勒出来。这是一个比用暴力征服地盘更复杂、更考验智慧和耐心的过程。它意味着要放弃部分唾手可得的灰色利润,要适应繁琐的法律法规,要与工商、税务等政府部门打交道,要将一群习惯了打打杀杀的江湖子弟,改造成至少表面上遵守规则的“公司职员”。

接下来的日子里,王朝集团这台庞大的机器,开始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模式运转起来。

刘卫东变得异常忙碌,他频繁出入律师事务所和会计师事务所,与戴着金丝眼镜的专业人士商讨公司章程、股权结构。沙场和运输队开始了第一次“正规”的招聘,签订了北林市第一份带着“山河商贸”公章的劳动合同。虽然虎视眈眈的监督和“工资确实按月足额发了”的现实面前,也只能慢慢适应。

王朝歌舞厅也悄然发生了变化。一些过于暴露的装饰被撤换,背景音乐的风格更加多样,甚至偶尔会邀请一些本地小有名气的乐队来演出。赵红梅亲自奔波于各个政府部门之间,凭借着得体的谈吐和必要的“沟通”,将以往忽视的各种许可证一一补齐。

表面上看,陈山河的势力似乎收敛了锋芒,变得更加“文明”。但只有核心的几个人知道,这看似温和的转型之下,隐藏着更庞大的野心和更坚固的根基。将枝蔓伸向阳光,是为了让地下的根系能够汲取更多的养分,扎得更深。

商业转型的第一步,迈得艰难却坚定。陈山河正在尝试亲手锻造一把名为“合法”的保护伞,这把伞或许暂时还不够大,但它的出现,本身就标志着一种截然不同的生存哲学开始在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而这一切,都被远处那双属于王建军的眼睛,一丝不落地记录在了不断加厚的卷宗里。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