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办理执照(1/2)
“王朝”的硬件装修和人员筹备紧锣密鼓,但真正决定它能否合法伫立在北林市区的,是那一纸薄薄的营业执照。刘卫东深知,这是李宏伟最容易设置障碍,也最可能动用官方关系卡脖子的环节。
他不敢怠慢,亲自带着齐全的材料,跑遍了工商、税务、消防、文化等所有相关部门。起初,流程走得还算顺利,毕竟材料齐全,表面上挑不出太大毛病。但很快,无形的阻力开始出现。
在文化局,负责审批娱乐经营许可证的科长,对着刘卫东提交的演出人员资质、节目内容清单反复挑剔,不是说这个歌手证件不全,就是说那个舞蹈节目内容需要“进一步审核”,打了好几个来回的官腔,就是不肯盖章。
在消防支队,验收人员吹毛求疵,指出好几处“潜在安全隐患”,要求整改,有些要求近乎苛刻,明显超出了常规标准。
刘卫东心里明镜似的,这背后定然是李宏伟打了招呼。他没有选择硬顶,而是再次动用了之前铺设的关系网,尤其是那位通过周科长(后勤科)间接搭上线的张科长(税务局)。虽然张科长主要管税务,但体制内盘根错节,总有些香火情分和信息渠道。
刘卫东没有直接求张科长办事,而是请他出面,组了个饭局,邀请了文化局和消防支队几位能说得上话的实权人物。饭桌上,觥筹交错,张科长看似无意地提了几句“市里最近鼓励搞活经济,支持民营企业”、“陈山河老板是年轻有为的代表,项目也正规”之类的话,点到即止。
同时,赵红梅那边也按照刘卫东的指示,准备了分量十足的“咨询费”和“辛苦费”,通过隐秘的渠道送了出去。
金钱开道,加上中间人的斡旋,原本停滞的流程开始松动。文化局那边不再纠缠细枝末节,消防支队也“认可”了整改方案,态度缓和了许多。
然而,就在各项手续即将办妥,只差最后工商局盖章的关键时刻,麻烦又来了。工商局企业登记科的一位副科长,突然提出要对“王朝歌舞厅”的经营范围、股东构成进行“补充调查”,理由是“涉及特殊行业,需谨慎审批”。这明显是故意拖延,卡在最后一道关口。
刘卫东得到消息,立刻意识到这是李宏伟最后的、也是最直接的阻击。他马上找到陈山河商议。
“山河,工商局那边卡住了,是李宏伟的人。常规的打点恐怕效果不大,他这是铁了心要拖到我们开业黄金期过去。”刘卫东语气凝重。
陈山河眼神冰冷,沉默片刻,问道:“周科长那边,还能不能递上话?或者,有没有其他能压住工商局那条线的路子?”
刘卫东摇了摇头:“周科长关系主要在后勤和税务,工商这条线他插不上手。其他关系……暂时没有更硬的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